元 · 朱玉《揭缽圖卷》(浙本)


朱玉(1293至1365年),字君壁,一作征士,均壁,昆山(今江蘇昆山)人。從永嘉王振鵬遊,方不盈矩,曲盡其妙。而意度橫生,不束於繩墨。人言王君蓋不之過。嘗作《紫霧龍宮》、《翠蓬神闕》二圖,十年始就,人謂其妙入神品。元季海寇犯境,邑人棄傢避難。玉獨抱二圖坐樓上。寇遙望城中虹氣貫月,蹤跡而至。疑有至寶,見二圖,大怒裂碎而去。楊鐵崖(維禎)名其樓曰“虹月樓”。內行修潔。淡於名利,年老猶壯。卒年七十三。

又據“故朱征士墓志銘”:“永嘉王振鵬,在仁皇朝,以畍畫稱。旨拜官,顯榮。征士從之,遊盡其伎,王君亟稱許之。至順庚午中,奉中宮教金圖藏經佛像。”據朱玉的墓志銘及《佩文齋書畫譜》中的記載,朱玉師從的是元代大畫傢王振鵬,其畫名生前已經超過瞭其師王振鵬,而他是奉“中宮”(即皇後)的懿旨創作的佛教題材繪畫。

《揭缽圖卷》描寫的是《寶積經》中鬼子母皈依佛的故事:鬼子母暴虐成性,生子一萬,殺人子女為食。如來佛祖遂將其幼子鎮於琉璃缽中,鬼子母率眾襖魔百十餘揭缽救子未果。佛趺坐蓮臺,莊嚴自如,鬼子母最終發誓永不殺人,歸入佛門,鬼子得從缽中放出。該故事宣揚的是佛法無邊、回頭是岸、邪不勝正的道理。朱玉《揭缽圖卷》歷來受到學術權威的高度珍視。1987年3月25日,國傢文物鑒定委員會謝稚柳、劉九庵、楊仁愷、傅熹年、啟功諸先生鑒定瞭浙江省博物館收藏的“浙本”,已被確定為國傢一級文物。

以傑出的佛教題材繪畫而青史留名的元代大畫傢朱玉其最著名作品即是《揭缽圖卷》。史籍中明確記載,朱玉《揭缽圖卷》真跡存世僅有兩本。著名的清代書畫類書《佩文齋書畫譜》卷八十六“元·朱玉《摹劫缽圖》”條中有明確記載:“《劫鉢圖》呉中有二本。此本為元朱君璧所摹,宣和秘藏跡。……若其筆力之精勁入神。則有顧馬湖(顧潛)、張銀臺(張寰)二跋,何容喋喋。”

朱玉《揭缽圖卷》一本早年流落海外由美國私人收藏傢珍藏“即美本”,另一本為我國浙江省博物館收藏“即浙本”。《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實錄》中記錄瞭我國著名書畫專傢黃湧泉先生的鑒定意見。黃湧泉說:“‘美本’可能是翁萬戈所藏,翁卷有文徵明跋,無文彭。”還說,“浙本”的題跋中顧潛、張寰的墨跡是描摹出來的,因此“美本”那件跋比此件“浙本”好。

“美本”朱玉《揭缽圖卷》原系民國四大公子之一、袁世凱次子袁克文的舊藏。在他的跋文中清楚地考證瞭朱玉《揭缽圖卷》的前世今生:《揭缽圖》本是北宋大畫傢的李公麟的名作,為宋代宣和皇傢秘藏,到瞭代李公麟的原作歸宜興人吳大本收藏,再轉歸元代收藏傢陸全卿收藏。之後,朱玉根據李公麟的名作臨摹瞭兩個本子。朱玉的摹本到瞭清代,一歸收藏傢畢澗飛珍藏。到瞭民國被一位姓蔡古玩商占有,準備賣到國外去,結果被袁克文買下瞭,再後來也流落去瞭美國(黃湧泉說可能是翁萬戈帶出國的),這就是“美本”的朱玉《揭缽圖卷》遞藏經過。

另一本朱玉《揭缽圖卷》一直留在國內。浙江博物館的檔案是這樣記載的:“《朱玉劫缽圖卷為朱氏傢藏,流落吳城數年,好事者購而歸昆山蘭璧,正德年間為吳純甫所藏,嘉靖年間傳給純甫仲子虹橋君藏。清咸豐年間為陸氏收藏。”民國間依舊在陸傢收藏。“1965年11月5日,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收購會議決定,以五百元人民幣收購,後因陸傳纓、陸傢俊叔侄發生糾紛,經杭州市有關司法部門調解,最後陸傳纓將此卷無代價捐獻給國傢。參加這次收購會議的有:朱傢濟、沙孟海、林清廉、黃湧泉。”這就是今天的“浙本”。


高清圖片 · 欣賞佳作


往期文章 · 點擊閱讀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