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在21世紀被看作是“超級癌癥”,對待艾滋病患者,人們就像是看到“瘟神”一樣,第一反應就是恐懼,之後就開始逃離。甚至有人因為不靠譜的謠言患上“恐艾綜合癥”,每天都在擔心自己是不是感染上瞭HIV病毒。
正是因為目前公眾對於艾滋病知識瞭解度不夠,加上社會處理應變能力不夠強,才會導致如今“談艾色變”的局面。每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但大傢對於艾滋病的瞭解不應該僅限於這一天。
艾滋病的發病機制
艾滋病的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英文名縮寫AIDS),它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不過即使感染瞭HIV病毒,也不意味著馬上就是艾滋病患者。
從感染艾滋病毒到成為艾滋病患者主要有四個時期:
(1)初期病人體內HIV病毒含量比較低,就連醫生也無法檢測出來,這個時期叫做窗口期,時間為14-21天,不過這一時期人體還是具有傳染性的。
(2)隨著HIV病毒的不停復制,它會不斷攻擊人體內的免疫系統,但這時候感染者外表看起來還很健康,這個虛假狀態可能存在幾個月甚至是幾年、十幾年,這各時期被稱為潛伏期。
(3)潛伏期之後就會出現很多與艾滋病有關的癥狀,這時候病人已經具備瞭艾滋病的最基本特點,即細胞免疫缺陷,隻是癥狀較輕而已,這一時期被稱為艾滋病前期。
(4)典型的艾滋病期,也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終階段。這時候病人的免疫功能全面崩潰,人體抵抗力降到瞭最低抗病能力,甚至最普通的感冒都有可能致命!
衣服、床單上面的血跡中如果含有HIV病毒,一般隻能存活一周。在體外幹熱環境中,HIV病毒非常脆弱,37°的體溫都能將其殺死。可它一旦通過粘膜進入人體,就會變得非常強大。而一旦感染上HIV病毒,它們就會變成瞭永遠殺不死的存在,會伴隨一生。
從真正意義來說,HIV病毒並不會致命,它隻是一步步將人體的“鎧甲”卸掉,然後冷眼旁觀的看著其它病毒一點點蠶食你的生命。
關於艾滋病的傳言:
(1)正常社交也會感染艾滋病
實際上正常的社交活動是不會感染上艾滋病的,像正常的談話、禮儀性的握手、擁抱、接吻,公用餐具,共同使用錢幣、辦公室用具、電話,共用衛生間,咳嗽、打噴嚏等都不會傳播艾滋病。
(2)蚊子吸瞭艾滋病人的血,再叮健康人,健康人就會感染艾滋病
蚊子的嘴並不是註射器,不會存在血液回流,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它的嘴邊會有殘血。但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文字嘴裡的殘血量僅有4/100000毫升,不足以傳播HIV病毒。
(3)獻血會被傳染艾滋病
現在正規血戰獻血使用的采血針、血袋等都是一次性的,不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風險。不過輸血還是會有感染風險的,現如今的技術手段還檢測不出來“窗口期”的血液。
艾滋病傳播途徑
艾滋病主要的傳播途徑有三種: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及性傳播。
血液傳播: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手術、針灸、紋眉、拔牙等侵入人體的器械,輸入被污染的血液,使用被感染過的註射器。
母嬰傳播:感染瞭艾滋病毒的孕婦,可能在懷孕、分娩及哺乳時,將病毒傳染給孩子。
性傳播:目前國內新增的艾滋病感染者中,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危險性行為”導致的。但需要澄清的一點是,若性伴侶體內攜帶有HIV病毒,在進行性生活時沒有進行防護措施,也不一定就會患上艾滋。據相關數據顯示:男性被女性感染者感染的概率為0.04%;女性被男性感染者感染的概率為0.08%;同性戀中,主動方被感染幾率為0.1%,接受方被感染幾率為1.5%。
艾滋病不可治愈但是可以預防
科學預防艾滋病,需要註意以下幾點:
(1)主動學習艾滋病防治知識,瞭解其傳播途徑、臨床表現及預防方法。
(2)安全性行為:潔身自好,不輕易與人發生性行為;避免與HIV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及高危人群發生性接觸。
(3)正確使用避孕套:堅持使用避孕套,降低HIV感染機會的。雖然使用避孕套並不證明就萬無一失,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實驗證明,使用避孕套的保護作用是不使用避孕套的1萬倍。
(4)不使用公用針頭:使用一次性針頭。
(5)避免母乳喂養:感染艾滋病的孕婦,通過母乳喂養,嬰兒感染HIV病毒的幾率會增加12%-14%。
(6)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如美容、文身、紮耳朵眼、修腳等操作行為,這些均有血液暴露。進行上述操作時應進行嚴格消毒。
(7)及時服用阻斷藥:疑似接觸HIV後,須立即服用阻斷藥物,越早服用效果越好,最佳阻斷時間是2小時,最好不要超過24小時,極少部分人事發72小時內服用阻斷藥依舊有效。
人們之所以害怕艾滋病,就是因為它對人體的傷害大,目前的醫療手段無法完全“消滅”它,還有來自社會有足夠殺傷力的歧視。自從1981年世界首例HIV感染病例被報道,科學傢研究與探索艾滋病已經38年,雖然目前HIV病毒還不能完全被殺死,但已經有相關治療手段可以將病毒維持在一個較低水平,幹擾其自我復制,阻止病毒遺傳物質進入免疫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