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們常說“新墳不過社”,那麼春社日是哪一天?

答:我國很多地方有“新墳不過社”之說。指的是給新墳(先年或當年新亡故的人,有些地區指新亡三年內)掃墓要在春社前。

那麼為什麼“新墳不過社”,也就是說為什麼要在春社前給新墳掃墓掛青,而不能到清明節與老墳一同祭祀呢?一般祭祖多在三月清明和七月半鬼節,尤其是清明掃墓掛青,我國大部份地區都有此習俗。意在緬懷祖宗和先人,給他們獻上祭品。而對於去世未久的人來說,則認為他們剛到陰曹地府舉目無親,孤獨無依,勢單力薄。陽世親人捎去的祭品總會被別的野鬼搶奪。據說社前是冥界的法定的接收日,在這段法定的時間,給新亡的人所捎去的祭品,新亡人才能悉數收取。

1、在古代,人們用10個天幹和12個地支互相搭配表示時間。天幹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幹在前,由甲開始,地支在後,由子開始,互相搭配,如甲子、乙醜、丙寅等。幹支可用於紀年、紀月、紀日、紀時。

2、幹支紀日始於甲子,終於癸亥,每60天為一個循環周期。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就是從立春那天開始,第五個以天幹“戊”搭配某個地支紀日的那一天。

戊日是道教的一個術語,也是道觀諸多講究之中最為重要的,也是仙道的禁忌;通俗稱之為“戊日”或是逢戊。

戊日是按六十甲子的排列順序從老黃歷上推,每六十天為一輪,其中凡是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這六天就叫戊日,也稱“六戊”。

3、“社”在古代就是指土地神。其實,與“春社”對應的還有個“秋社”,即立秋後第五個戊日,兩者合稱“社日”,是古代春、秋兩次祭祀土神的日子。在春社當天,人們擺上豐盛的祭品,向土神祈求五谷豐登,到瞭秋社時則答謝土神賜予一年的豐收。

4、2022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是3月16日。2022年立春是2月4日,立春當天就是戊子日,第二個戊日是2月14日戊成日,第三個戊日是2月24日戊申日,第4個戊日是3月6日戊午日,第5個戊日是3月16日戊辰日。

春後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日。春社日因為每年都不是固定的,從立春日當天即為戊子日,以後間隔10天即為下一個戊日,以此類推第五個戊日即為春社日。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