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漢字有一種現象,就是既可泛指,又可特指。比如祥、臭、善這三個漢字,既可泛指某項意義,又可兼指這項意義中特定的一部分意義,我們在閱讀時一定要區分其是泛指意義呢還是特指意義。不知道這些漢字的兼指現象或分不清其兼指意義,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文化誤區和訛傳。
先說“臭”這個漢字,因為這個漢字的兼指意義大傢比較熟悉,也容易接受。人們常說“自大一點臭”,讓人誤以為“臭”字從自從大從點,或從自從犬。實際上,臭”是多音字,其本音讀xiù,本義表示氣味,無好聞惡聞之別,這是“臭”的泛指意義。“臭”字從鼻省從犬,犬的嗅覺很靈,能識別各種人類難以覺察的氣味,故“臭”的本義指氣味,如《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又如《禮記·月令》雲:“中央土……其數五,其味甘,其臭香”。再如杜甫詩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同時臭”義引申後,其音讀chòu,偏指氣味之中惡嗅之味,與“香”相反,多用於今義。如歇後語說:“懶婆娘的裹腳佈――又臭又長”。再如《國語·晉語》雲:“惠公改葬申生,臭徹於外”。
再說“祥”這個漢字。大傢都知道“祥”表示吉祥,安祥等好的意思,卻鮮有人知道“祥”是一個中性詞,泛指事物出現的苗頭和預兆,包括吉兆和兇兆。《說文》雲:“祥,福也。從示,羊聲。一雲善。”“福”的本義是指祭祀時所用的酒肉,泛指可食用的祭品。羊是古代最常用的祭品,現在廣大農村也常用羊來做祭品。因為“祥”字中含有“示”和“羊”,“示”和祭祀有關,而“羊”為祭品,故《說文》釋“祥”為“福”,以為“祥”乃祭祀用品。筆者認為《說文》的解釋不夠準確。古代祭祀為什麼常用羊做祭品呢?一是因為羊是最常見的傢畜,取而方便,更重要的是與羊的天性有關。許多動物的天性,幼小時和長大後是完全不同的。許多動物的幼崽萌萌然可愛,長大後卻兇猛殘忍,脾氣暴虐,(這裡面隻講自然屬性,而不論及人工馴服後的屬性)而隻有羊這種動物,幼小時和長大後的天性沒有多大改變,羊的天性比較穩固。古人占卜時,常先祭祀神靈,而祭品常用羊,這就是因為羊的天性比較穩固,而占卜的目的就是求問天意,依天性而做決斷,故祭羊以示之。
明白瞭這一點,就很好理解許多從“羊”的漢字的字義瞭。所以筆者認為應該這樣解釋“祥”字:“祥,兆也。祭羊以示之。一曰吉兆。”“祥”的本義就是指事物的征兆,沒有吉兇之傾向。如《三國演義》中,董卓在被刺殺前走在路上,聽到童謠後問:“此何祥也?”又如《易·履卦》:“視履考祥,其旋元吉。”再如《詩經》:“文定厥祥,親迎於渭。”還如《左傳·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兇焉在?”這裡的“祥”就是泛指預兆,未定吉兇。“祥”引申而偏指吉兆,有人說是由於羊的本性善良,所以“祥”特指吉兆,我認為不對,正是由於羊過於善良,才會任人宰殺,有何吉可言?儒傢講中庸之道,過猶不及,過善則不吉。“祥”偏指吉兆,是由於人們有追求吉兆的美好願望,故以“祥”特指吉兆。如“龍鳳呈祥”。再如《周禮·春官》:“以觀妖祥,辨吉兇。”這裡的“妖”指兇兆,“祥”特指吉兆。
最後好好說說“善”字,因為人們隻知“善”字表示良好的本性,卻幾乎無人知道也無人相信“善”兼指良惡之性。善泛指事物的先天本性,包括良好的也包括醜惡的。比如一個小孩子,他的單純、誠實和可愛是良好之性,而他的哭鬧、爭食、獨占就是醜惡之性。人的先天本性裡有良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但這些本性都叫“善”。《易·系辭傳》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事物所繼承的是先輩的遺傳基因,而遺傳基因是先天的,故曰“繼之者善也”。
知道瞭這一點,對《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就很好理解瞭,本善論和本惡論的千古之爭就變得毫無意義瞭,因為“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隻是一句客觀的描述,裡面並不帶有任何認識上的傾向,人之初的本性就叫“善”,這沒有什麼可爭論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的正確意思是,人初生,其本性都是先天之性,人的先天之性都差不多,而後天之成性卻取決於後天的學習和教育,後天所受的教育不同,才使人的先天之性發生不同變化,好的一面得到發揮則愈好,孬的一面被放縱則愈惡,乃致差別越來越大。這裡體現瞭後天教育的重要性。再如“人之將死,其言亦善”,這裡的“善”就是指先天之性。人之將死,其言不一定盡說好話,而是吐露心中密秘,說真心話,回歸其先天之性也。
“善”字除瞭泛指事物先天本性之外,還兼有特指良好本性的義項。劉備臨死時告訴兒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裡的“善”,就特指好的一面。《論語·述而》:“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裡的“善”也特指好的一面。
(子夏故壇原創於2018-05-17 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