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在甘肅省的最東端,世界上黃土層最深厚的地方,雄偉廣袤的高原腹地,用億萬年的時光,凝塑出慶陽最厚重、卓然的風骨。沒有河西走廊那樣名聲在外,不如天水隴南般氣候宜人,但高天厚土、岐黃故裡、周祖聖地、農耕之源、紅色聖地、能源新都,一個個小景點小景點卻串聯起幾千年的人文史。
一座古城,有上千年的歷史,可能很多。一座千年的古城,仍然活著,並不多見。慶陽市慶城縣的慶州古城正是這樣的一個存在,每當周末或者節假日總有四面八方的遊人湧進古城,一睹它的千年風采和厚重的歷史沉積。有記載說慶州古城乃周祖不窋所築,4000 多年間,屢遭地震戰亂破壞,但人們一直居住,從未廢棄,且在不斷維修、加固,保存下來的古城墻已成為慶城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獨傢靈魂。
慶州古城又被稱作鳳城,是因為整個城池的輪廓似一隻鳳凰。城內東西,在蓮池匯合,繼續向南流去。河岸邊的嶽王洞養生小鎮是近年隨旅遊開發加快,打造的集休閑、旅遊、養生為一體旅遊度假小鎮。
小鎮包括慶州府衙、動物園、創客文化、民俗小吃、石佛崖、婚慶基地和知青點、兒童樂園七大片區,未來還將延伸周祖農耕文化和岐黃中醫文化兩大品牌產業鏈條,成為慶城旅遊文化產業發展的靚麗名片。
周祖不窋的父親名棄,從小對農業感興趣,長大之後,能根據不同的土質,種植不同的作物,都獲取瞭很好的收成。帝舜時代,擔任農師,教百姓按照他的辦法種植各種谷物,使天下富足,功勞很大,舜封棄為後稷,管理農業職務。後稷去世,不窋繼承瞭父親的官職和事業,繼續管理農業生產。夏太康年間發生宮廷內亂,農業生產一度慌廢。不窋離開中原一路向北,到慶陽見土地廣闊,水草豐美,四山環繞,兩水夾流,既有取水之便,又有高阜可以築城禦敵,更有肥川沃野可供其開發種田,就在此定居下來。教民稼穡,開荒辟地,壯大部落,農耕文明在這裡迅速發展壯大,周部族興衰的基業在此奠定。周祖陵墓靜臥慶城東麓山巔千年,“隴東糧倉”的額名號在新時代展現著深厚的農耕魅力。
根植於深厚的農耕文明,慶陽慶城縣氣候溫和,水草豐美,盛產中草藥,為傳統醫學的萌芽和發展提供瞭適宜的環境,華夏中醫始祖岐伯便誕生於此。
公元前 2600 年左右,人們在與自然和疾病的鬥爭中,不斷探索著醫療經驗。岐伯少而神靈,長而博識,先後跟隨廣成子、赤松子等仙人學習醫術,術業有專攻,成年後的岐伯,醫學理論和臨癥技術精湛高超,治病無不奇驗。岐伯花費畢生精力研究中醫之道,巡遊於此的軒轅黃帝,慕名拜訪,論醫問政,一同探討中醫之道。
岐黃論醫,誕生瞭中國歷史上時間最早、最完善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藍本、奠定瞭中華醫學理論基礎,史稱絕世巨著。《黃帝內經》作為古代人體科學領域裡獨樹一幟的存在,使慶陽成為中華醫學的發源地,有瞭「岐黃故裡」的悠遠名號 。
作為中國第二大能源資源大市,慶陽已查明煤炭資源預測總儲量 2360 億噸,占甘肅全省預測儲量的九成以上,占全國煤炭預測儲量的 4.23%,按照每年生產 1 億噸煤炭來算,至少可以開發 786 年;已探明油氣總儲量超過 50 億噸,能源儲量豐富。每年,慶陽油氣產量千萬噸,銷往全國 20 多個省市。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和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特別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瞭一系列支持慶陽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政策文件,境內高鐵、高速公路、水利骨幹工程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民航線路通達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全國主要城市,區位發展優勢更加突出,開發潛力集聚釋放。
黃壤千裡,沃野彌望,當這座城飽含人文底蘊,春生夏長時,她是麥浪翻滾,碧波萬頃,秋收冬藏時,她是蒼莽壯闊,煙火人間。塬上房屋,錯落有致如詩如畫,香包刺繡、道情皮影、隴東民歌,兩千多年前,先民用《詩經》記錄慶陽,今天人們譜寫新的慶陽,繼續為她發聲,為他歡呼!
點擊下方,品味甘肅特有的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