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你這種腫瘤的「5年生存率」已經達到瞭95%以上,好好治療,前途還是很光明的!”
很多腫瘤患者聽到醫生說這種話,都以為自己隻能活五年瞭,於是瞬間崩潰:
“我得瞭腫瘤”
“治不好瞭”
“我隻能活五年瞭”
……
NoNoNo!這可就曲解醫生的原意瞭~
5年生存率 ≠ 隻能活5年
腫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通俗來講,可以理解為:某種腫瘤經過治療後,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換句話說,就是得瞭腫瘤5年後還活著的概率。
舉個栗子,開篇醫生說“你這種腫瘤的「5年生存率」已經達到瞭95%以上”,就是說:這種腫瘤經過治療後,有95%以上的患者,能夠生存5年以上。
5年生存率代表著什麼?
總的生存率是一個統計學的概念,反應的是一個群體的數據,具體用到每個人身上,可能會存在誤差,並不是十分準確。
但是通過5年生存率數值的高低,我們可以簡單瞭解到某種腫瘤的嚴重程度、進展快慢,初步判斷是否容易治療、目前的治療方式是否有效等等。5年生存率越高,意味著治療水平越高,治療效果越好。
醫生說“這種腫瘤5年生存率達到瞭95%以上”,我們可以認為這個腫瘤相對容易控制,隻要聽醫生的話,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定期復查,就有很大可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為什麼用“5年”來衡量呢?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通常用“5年生存率”,而不是10年、20年呢?這就要講下醫學上臨床治愈的定義瞭。
腫瘤之所以難以治愈,是因為它存在復發和轉移的風險。腫瘤患者復發的原因,大多並非手術或治療不成功,而是狡猾的癌細胞,在治療前就轉移到其他地方躲瞭起來,沒有被藥物找到,也不能被現有的科技手段所監測,經過一段潛伏時間,又重新成長起來,或者繼續轉移,在別處形成新病灶。
而腫瘤患者經過綜合治療後,都有可能會在一定時間內出現復發或轉移,大部分發生在手術後的前5年。就目前的治療水平而言,還有相當一部分惡性腫瘤,治療後不能存活到5年。
所以,隻有當腫瘤患者經過治療後,生存時間超過五年,又沒有任何復發跡象,才可以認為臨床治愈。在此之後,患者所面臨的相關風險將大大降低。所以,醫學上選擇用「5年生存率」來反映腫瘤治愈的難易程度。
至於10年存活率、20年存活率,隻在少數預後良好的惡性腫瘤(如分化型甲狀腺癌)的評估中應用。
當然,臨床治愈不是痊愈,也不是完全治愈,理論上還有復發的潛在可能性。所以並不是說臨床治愈後,就不用復查瞭,有極少一部分患者還是會出現遲發性的復發和轉移,腫瘤患者需要長期的監測和復查,不能完全高枕無憂。畢竟,就算是身體健康的人,也建議要定期體檢,不是嗎?
如果5年生存率低,就可以放棄治療瞭?
當然不是!
首先,五年生存率隻是一個統計概念,並不指某個患者的生死結局。雖然是同一種腫瘤,個體差異還是很明顯的,哪怕5年生存率僅有10%,也還是有10%的希望,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那10%。現在對抗腫瘤的手段越來越多,隻要治療,就有希望!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就算5年生存率95%以上,也並不意味著就可以掉以輕心,還是需要積極地規范治療。
面對腫瘤,不要盲目地恐慌或者輕易放棄治療,坦然面對、積極治療,才是正確的態度和選擇。隨著研究的深入和診療技術的進步,腫瘤終將被我們人類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