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系統復習3

1.顱內壓增高

(1)顱內壓的形成:顱腔、腦組織、腦脊液和血液是顱內壓形成的物質基礎。顱縫閉合後顱腔的容積固定約1400-1500ml;上述三種內容物使顱腔內保持一定壓力,稱為顱內壓ICP。

(2)顱內壓正常值:成人70-200mmH2O;兒童50-100mmH20

(3)顱內壓生理調節與代償:腦脊液的產生(側腦室脈絡叢)和吸收

(4)顱內壓增高原因:顱內占位性病變;腦組織增大;腦脊液循環障礙;腦血流過度灌註或靜脈回流受阻;先天性畸形

(5)體積/壓力關系曲線:一旦顱內壓代償功能失調,病情迅速進展,短期內即出現顱內高壓危象和腦疝。

(6)最常見的病變部位:顱腦中線或顱後窩占位性病變(阻塞腦脊液循環通路);靜脈竇(引起靜脈回流障礙)

(7)顱內壓增高的癥狀:頭痛;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顱內壓增高“三主征”)。意識障礙和神經系統體征—昏睡/昏迷,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腦疝,去腦強直;生命體征變化–血壓升高,脈搏緩慢,呼吸減緩,體溫升高

2.腦疝臨床表現和治療原則

1臨床表現:

(1)小腦幕切跡疝:顱內壓增高癥狀;瞳孔改變;運動障礙(病變對側肌力減弱或麻痹;病理征陽性;去大腦強直);意識障礙;生命體征紊亂

(2)枕骨大孔疝:顱內壓增高,劇烈疼痛、頻繁嘔吐、頸項強直、強迫頭位。生命體征紊亂;意識障礙;突發呼吸驟停(延髓)

2治療原則:

(1)一經診斷快速靜脈輸註高滲降顱內壓藥物

(2)手術去除病因:清除顱內血腫、切除顱內腫瘤

(3)姑息性手術:側腦室外引流;腦脊液引流;減壓術(去骨瓣減壓術,內減壓術)

3.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1)膠質瘤(星形細胞瘤和少突膠質細胞瘤統稱為膠質瘤):腦腫瘤中發病率最高,預後差。

1低級別星形細胞瘤:中青年;以額葉/顳葉多見;生長緩慢;癲癇為首發癥狀;CT上表現為均勻低密度影,占位不明顯,瘤周無水腫,MRI長T1長T2信號,增強掃描後腫瘤一般不強化。早期手術治療是主要治療措施。

2高級別星形細胞瘤:包括間變性星形細胞瘤和膠質母細胞瘤(GBM,惡性程度最高);中老年;生長迅速;顱高壓癥狀與局灶性神經癥狀;CT低密度或不均一密度混雜病灶,占位明顯,伴瘤周水腫,MRI呈明顯不均勻強化,可伴囊變/出血,腫瘤形狀不規則。手術聯合術後輔助放化療。

(2)腦膜瘤:(好發部位:)腦外腫瘤,良性,起源於蛛網膜;CT顯示腫瘤密度均勻一致,伴有鈣化,基底較寬,常附著在硬腦膜上,增強掃描後腫瘤明顯強化,MRI增強後可見“腦膜尾征”;有癥狀者手術切除,高齡定期隨訪。轉移性腦膜瘤治療首選全腦全脊髓放射治療(伽馬刀)

γ刀治療:γ刀又稱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是單次、大劑量聚焦照射,γ刀的適應癥包括小於等於3cm(2-3cm)的腫瘤,手術後殘留的腫瘤、術後復查的腫瘤,對於年高體弱、不能手術或不願手術的患者施行治療;

(3)垂體瘤:良性,30-50歲女性;內分泌癥狀,占位癥狀;MRI首選影像診斷方式;首選手術治療,催乳素細胞瘤首選藥物治療(溴隱亭);放射治療(伽馬刀)(向鞍上發展—-雙眼顳側偏盲)

1功能性腺瘤臨床表現:

催乳素細胞瘤:最常見類型,常出現女性停經溢乳綜合征;男性性功能障礙

生長激素細胞瘤:成人肢端肥大癥;巨人癥

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腺瘤:庫欣癥

促甲狀腺激素細胞腺瘤:甲亢

4.脊髓 髓內、髓外硬膜下、髓外硬膜外 腫瘤鑒別依據(脊髓腫瘤影像學檢查首選MRI):

①髓內腫瘤:引起局部脊髓梭形腫脹膨大,梗阻面呈大的杯口狀;

②髓外硬膜下腫瘤(多見):脊髓受壓迫向一側移位,腫瘤一側蛛網膜下腔增寬,梗阻面為小杯口狀,代表腫瘤,另一側因脊髓移位而使蛛網膜下腔變窄;

③髓外硬膜外腫瘤:壓迫硬膜囊連同脊髓一起向一側移位,脊髓兩側蛛網膜下腔均受壓狹窄,造影顯示脊髓移位,兩側蛛網膜下腔狹窄呈刺刀狀,如果是腰椎馬尾水平的硬膜外腫瘤,則梗阻面多呈梳齒狀或束柴狀。

5.癲癇:(癲癇持續狀態治療首選地西泮10-20mg靜註)

(1)癲癇分類(按臨床癥狀)

1部分性發作:眼瞼、口角、手不自主抽動;姿勢異常;肢體麻木、針刺感;意識模糊;自動癥(反復咂嘴、咀嚼、搓手、穿衣脫衣;遊走、奔跑,開門關門,自言自語,叫喊,唱歌;)特殊姿勢(擊劍樣動作)

Ps:復雜部分性發作—占成人癲癇發作50%以上,稱為精神運動發作,病灶多在顳葉。表現為單純意識障礙(成人失神)/意識障礙伴自動癥/意識障礙伴運動癥狀

2全面性發作(多在發作初期有意識喪失):全面強直-陣攣發作(意識喪失、雙側強直(全身骨骼肌持續性收縮—眼瞼上牽、眼球上翻,牙關緊閉,咬傷舌尖)後出現陣攣);失神發作兒童期起病,青春期停止。短暫的意識喪失和正在進行的動作中斷,雙眼茫然,呼之不應,可伴簡單自動性動作)

(2)癲癇臨床表現共同特征:發作性、短暫性、重復性、刻板性

(3)一些概念:

1)角色行為強化:安於病人角色的現狀,期望繼續享有病人角色所獲得的利益。由於依賴性加強和自信心減弱,患者對自己的能力表示懷疑,對承擔原來的社會角色恐慌不安,安心於已適應的患者角色現狀。或者自覺病情嚴重程度超過實際情況。小病大養。

2)角色行為缺如:否認自己有病,未能進入角色。雖然醫生診斷為有病,但本人否認自己有病,根本沒有或不願意識到自己是患者。

3)角色行為減退:因其他角色沖擊病人角色,從事瞭不應承擔的活動。已進入角色的患者,由於更強烈的情感需要,不顧病情而從事力所不及的活動,表現出對病、傷的考慮不充分或不夠重視,而影響到疾病的治療。如一位生病住院的母親不顧自己的身體尚未康復而毅然出院,去照料患病的孩子。

6.吉蘭-巴雷綜合征guillain-barres syndrome,GBS:自身免疫介導的周圍神經病,主要損害脊神經根和周圍神經。臨床特點是起病急,2周左右達到高峰,表現為多發神經根及周圍神經損害,常有腦脊液蛋白-細胞分離現象,自限性病程,靜脈註射免疫球蛋白和血漿置換治療有效

AIDP最常見的GBS,病變為多發性神經根和周圍神經節段性脫髓鞘。

(1)臨床表現:

1)任何年齡/季節;

2)病前1-3周感染史/疫苗接種史;

3)急性起病,2周到達高峰;

4)首發癥狀為肢體對稱性弛緩性肌無力,從遠端向近端發展/遠端重,常由雙下肢逐漸累及軀幹肌和腦神經,嚴重者累及呼吸肌和膈肌導致呼吸麻痹,四肢腱反射減弱;

5)肢體感覺麻木、燒灼感、刺痛、不適感,感覺缺失相對輕呈“手套-襪套樣分佈”;雙側面神經麻痹;

6)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2)鑒別診斷:

1)低鉀性周期性麻痹—(飽食、寒冷、過度疲勞、酗酒或應用無鉀高糖等誘發因素迅速出現的四肢弛緩性麻痹,下肢重、近端重無感覺障礙呼吸肌/腦神經均不受累腦脊液檢查正常血清鉀降低,可反復發作補鉀治療有效

2)重癥肌無力:受累骨骼肌病態疲勞、癥狀波動、晨輕暮重,新斯的明試驗協助鑒別(發病機制:膽堿酯酶受體抗體增多;治療–膽堿酯酶抑制劑)。

7.各種癱:

(1)單癱:指單一肢體癱瘓,多見於運動區皮質的病變,偶可見於皮質下或僅影響支配單一肢體的運動神經病變。此型少見,有些單肢癱若經仔細觀察檢查,能發現同側的另一肢體也同時受累。

(2)偏癱:同側上、下肢癱。多為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內囊、腦幹)所致從皮質運動區以下至頸以上一側錐體束損害均出現偏癱。在延髓交叉以上一側病變,對側肢體出現偏癱,高位頸髓病變,偏癱位於同側。通常上肢的情況重於下肢的情況,幾乎所有病例均屬於痙攣型

(3)截癱:見於胸髓、腰髓/腦幹受損,也可見於雙側內囊及周圍神經病變。

(4)四肢癱(高位截癱—脊髓高頸段受損):運動障礙往往不對稱地累及兩側肢體形成四肢癱。一般來說,兩側上肢的情況重於下肢的情況。幾乎所有的手足徐動型病兒均為四肢癱,部分痙攣型也屬四肢癱。

(5)交叉性癱:腦幹病變特征性表現,病變側下運動神經元性顱神經癱,病變對側上運動神經元性偏癱,見於腦幹病變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