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想把最好的給你

【三個女人的故事:命運弄人】

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每部新電影上映前,都會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預熱話題。而《找到你》的槍口,瞄準的就是女性。

電影裡有三類女性,職場精英,全職太太,農村保姆。她們的故事糾纏在一起,命運弄人,最痛的傷疤是彼此揭開的,最難熬的時刻是彼此陪伴的,最後的救贖也是彼此見證的。

導演希望通過這三類極具代表性的女性群體,來凸顯社會對這群人的苛責與不公。所以,構建瞭諸多的二元對立,比如電影裡的男性和女性,中產階級和底層大眾,全職媽媽和職業媽媽。

誠然,戲劇要有沖突才好看。正如《我不是藥神》裡的醫藥公司和病人。但現實哪裡有二元對立?藝術簡化瞭的沖突,強烈,但稍顯刻意。

【沖突之一:男性和女性】

姚晨所代表的女性角色,至少在孩子出事前,是社會普世價值觀裡的精英角色。事業有成,專業理性,獨立自主,自信滿滿。在事業和生活中,遊刃有餘。

很喜歡她在酒桌上的一幕。當“衣冠禽獸”色瞇瞇地把手放在她大腿上,她能不動聲色地化解,既迫使對方喝酒出瞭口惡氣,也最大程度地保全瞭彼此的顏面。實屬不易。這份不露聲色背後,不知是多少淚水和屈辱換來的。

但再遊刃有餘也分事情。她可以為瞭身材每天早上隻喝一杯營養汁,她可以為瞭形象腳跟磨破瞭也繼續踩著高跟鞋上班,但是自己孩子丟瞭,被同事誤解也隻能去洗手間冷靜,被威脅轉帳也隻有可憐兮兮的28萬,無頭蒼蠅似的找線索時,也會被人掌摑,逮誰都低頭懇求,大把塞錢。那個時候,還管什麼形象和尊嚴?

記得孩子丟之前,姚晨所扮演的律師和她的“媽寶男”前夫有一段對話:

女:你什麼時候能像個男人一樣處理問題?

男:那你看看你自己還像個女人麼?

如果說,孩子丟之前,姚在她前夫甚至前夫的媽媽眼裡過於強勢,“不像女人”,但是孩子丟瞭,就徹底擊潰瞭她的鎧甲和武裝。但這一切真的隻是和性別有關麼?再精明世故的人,如果遇到自己真正在乎的人或事,是否還能維系半分清醒,半分驕傲?

真正意義上的婚姻,是一種契約精神,尤其在災難面前,需要共同承擔,互相支持。也許母親會流淚,父親會嘆氣,但本質都一份無法推卸的責任。隻要沒撂擔子,不管你是哭天搶地還是沉默不語,沒有人能苛責你。無論男女。

【沖突之二:中產階級和底層大眾】

隨著情節的展開,馬伊琍所扮演的小保姆的坎坷經歷逐漸呈現在眼前。傢境貧寒,遇人不淑,慘遭傢暴,好不容易生瞭孩子卻先天不足,需要肝移植才能痊愈。當爹的早早就放棄瞭,但她選擇瞭賣身賣力氣賣所有能賣的來堅持。結果因為繳費不及時,床位緊張,孩子被遣走瞭,騰出來的床位,住進的就是姚的孩子。當病房門關上的那一霎那,在馬的眼裡,就是上天拒絕瞭她的所有希望。不久,她的孩子就死在瞭她的懷裡。大雨中,沒有一輛車為她停下,也沒有人聽到她撕心裂肺的哭喊。

一開始,她進入姚傢是為瞭偷走孩子抵債,但是逐漸的愛上瞭姚的女兒,心疼她愛護她。但過往的經歷如同噩夢般不停糾纏,前夫來騷擾,她失手殺瞭他。新歡為瞭她欠瞭一堆高利貸,逼著她第二天必須帶孩子走。

這場死局,她最後選擇帶著孩子去海島。也許隻是為瞭看一下海島,滿足下自己的小心願。但,稍令人費解的是,當姚找到她,她對姚說:你不配當媽。

出事之前,有一幕是她和姚帶著孩子去看海,回來的路上,她在車裡問姚為什麼離婚?姚沒有解釋,隻是說:現在我們這樣不也挺好的麼?馬先是一愣,然後露出一點淺淺的笑容。是啊,她也喜歡這種平淡安靜的生活,不是麼?和姚相處這麼久,見識瞭姚的脆弱和無奈。同為女人,同樣在戰鬥,隻不過戰場不同,對手不同。不見硝煙,但同樣身心俱疲。

就像電影結尾,馬在車裡對新歡說,有時候真的想過撒手不管,但真的放不下。強忍著淚水,對著唯一的“傢裡人”,她才能脆弱一下下,隻有那麼一下。就像姚,上一刻在門外拒絕瞭前夫的媽媽抱走孩子,下一刻在門裡就黯然落淚。

讓人心痛,無論你是大律師,還是小保姆,這個世界上,能讓你放聲大哭的地方,太少,太少。

【沖突之三:全職媽媽和職業媽媽】

電影中開頭和結尾,還有一個女性角色,是一位全職媽媽,朱敏,在老公出軌提出離婚的時候,奮力爭取孩子的撫養權。

影片開頭,在法庭內外,姚混雜著驕傲和憐憫,對朱說:我努力工作就是為瞭有一天不像你那麼被動。朱什麼也沒有說,而是用燃氣自殺未遂來回答。

影片結尾,朱帶著半臉的傷痕,姚帶著滿心的傷痕,又一次在法庭相遇。姚的最終陳述,更像一種態度,代表著理解與和解。這也恰恰就是朱敏這樣的全職媽媽最需要的。

每一個全職媽媽在放棄工作的時候,內心不可能不忐忑。她們需要肯定,理解和支持。尤其在最擔憂的噩夢變為現實的時候,來自旁人的奚落,甚至隻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都可能讓她們潰不成軍,萬念俱灰。

同樣,當職場精英如姚晨之類,面臨孩子丟瞭後可能遭受的種種質疑,她們內心同樣是忐忑的。她們也需要肯定,理解和支持。她們不希望老公說“不像女人”,被婆婆指責“怎麼看孩子的”,被同事質疑這是“掩耳盜鈴”的手段,甚至被陌生人數落“保姆在你傢做事你怎麼看人的”。

所以,無論是為孩子放棄一切的全職媽媽,還是打腫臉充胖子的職場媽媽,她們既強大又脆弱,既自信又卑微。雖然選擇的道路不同,但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能把“最好的一切”給孩子。

【我隻想把最好的給你】

影片的結尾,三位女性的故事基本也塵埃落定瞭。她們完成瞭彼此的成長和救贖。

找到你,不僅僅是那個曾經丟失的孩子,更是曾經迷失彷徨的自己。

我隻想把最好的給你。對於父母,孩子們赤裸裸的來到世間,全身心地依賴和熱愛自己,不也是全天下最美好最純粹的感情給瞭自己麼?選擇為人父母,就是選擇瞭一場奇妙的紅塵修行。彼此依戀,彼此打磨,彼此成就。

真的,不僅僅是對女性而言。電影中的男性角色,寥寥幾筆,但也可以看出紅塵修行中的眾生相。因為孩子的降生,有執迷不悟的,也有回頭是岸的。男性,在婚姻和子女問題面前,其實和女性一樣,都是一個自我發現和成長的過程。也許影片聚焦在女性的責任和擔當,但現實中,一旦災難降臨,隻有要或不要,救或不救。你的選擇,定義瞭你。

僅此而已。

【題外話】

影片的敘事是冷靜的,克制的。劇情是緊湊的,扣人心弦的。演員的表演也十分到位。

比如姚晨在地下通道翻垃圾找孩子時的慌張,在車上得知保姆孩子可能需要肝移植時瞬間嘔吐,在發現冰箱裡可能凍著一具小孩屍體時的瀕臨崩潰,還有找到孩子後在馬伊琍面前磕頭痛哭。

可惜為瞭突出主旨,所有的矛盾和沖突略顯單薄。馬伊琍扮演的保姆,有很多碎片式經歷很打動人,比如被惡人傢暴,含辛茹苦供孩子住院,比如大雨中抱著孩子痛哭。但人物整體心路歷程,不夠連貫,一些情節,比如在長途客車站打電話,也有些突兀。導致最後跳海自盡的結局稍顯生硬。

但無論怎樣,這種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當下而言還是多多益善。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