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遊記】故宮-寧壽宮區——九龍壁、皇極殿、寧壽宮、乾隆花園、神武門

上一回:

九龍壁

故宮九龍壁在寧壽宮最南端,皇極門之前。中國現存最著名的九龍壁有三處:一處在山西大同(明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端禮門前的照壁),為中國最大的九龍壁。

另一處在北海公園羅漢堂前,建於清乾隆年間。

【實拍】故宮九龍壁

皇極門前的九龍壁,寬29.4米,高3.5米,厚2.06米,由247塊禦制七色琉璃磚砌成。下部為白須彌座,上部為黃琉璃瓦頂,中間為九條巨龍浮雕。

【網圖】

九龍壁從東數第三條白龍下腹是用木料雕鑿成型後補裝上去的。

【實拍】

九龍壁整個壁面的塑塊是270塊,也是九五的倍數。

【網圖】

皇極門

【網圖】

寧壽門

【網圖】【網圖】

皇極殿

皇極殿是寧壽宮區的主體建築,始建於清康熙28年(1689年),初名寧壽宮。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寧壽宮一區建築時,將寧壽宮改稱皇極殿。作為乾隆皇帝歸政後臨朝受賀之所。

【網圖】

清嘉慶元年(1796)乾隆傳位之後,太上皇乾隆在皇極殿舉行“千叟宴”。清光緒二十年在皇極殿進行慈禧六十賀壽。

【網圖】

慈禧在1904年在皇極殿接見奧、美等九國史臣。慈禧死後曾在此停靈治喪。

寧壽宮

寧壽宮是乾隆皇帝為禪位而修建的宮殿,慈禧西逃和回鑾都在寧壽宮的樂壽堂。寧壽宮在雍正年間居住著康熙帝的遺孀。

【網圖】

寧壽宮現在為珍寶館。歷史上,寧壽宮還住著康熙皇帝的嫡母孝惠太後(僅僅比康熙大13歲)。順治帝在世時因寵愛董鄂妃,時為皇後的孝惠太後備受冷落。康熙帝生母佟佳氏在康熙九歲時去世,因此康熙帝和孝惠太後很有母子情誼。

【網圖】

寧壽宮區域是個小型的紫禁城,門口鎏金獅子就用掉黃金334兩。

【網圖】

寧壽宮是除坤寧宮以外,另一處體現滿族風俗的重要建築。

【網圖】

養性殿

養性殿原為乾隆帝做太上皇時的日常起居之所,位置在寧壽宮後的養生門內。

【網圖】【網圖】【網圖】

樂壽堂

樂壽堂是乾隆帝歸政後的寢宮,但是他當上太上皇之後並沒有搬進去住。慈禧太後曾經住樂壽堂的西暖閣。

【網圖】

慈禧在樂壽堂慶祝自己的六十大壽,耗費白銀一千餘萬兩。

劇照【網圖】【網圖】

樂壽堂《大禹治水》的玉山,是新疆和田密勒塔山青白玉。玉山從開采、運輸到制成,耗費15萬個工,總共花瞭十年。

【網圖】【網圖】【網圖】故宮樂壽堂與頤和軒之間院子裡的日晷【實拍】【實拍】

寧壽宮花園

皇宮內的花園主要有坤寧宮後禦花園,慈寧宮花園、建福宮花園和寧壽宮花園。寧壽宮花園俗稱“乾隆花園”。

【紀錄片截圖】【紀錄片截圖】【紀錄片截圖】

衍祺門·古華軒

【網圖】古華軒因古楸樹而得名

寧壽宮花園西邊禊賞亭,庭中設流杯渠,是乾隆帝與近臣舉行曲水流觴宴樂的地方。亭內石碑上刻著乾隆帝臨摹董其昌的“蘭亭記”。

【網圖】【網圖】1923年婉容在禊賞亭【紀錄片截圖】

三友軒

三友軒裡的裝飾是歲寒三友:梅、松、竹。

【紀錄片截圖】【紀錄片截圖】【網圖】【網圖】

頤和軒

頤和軒為紫禁城東北隅寧壽宮後區中路建築之一,南有樂壽堂,北為景祺閣,軒與閣之間有穿廊相連,形成工字殿。

【網圖】

景祺閣

景祺閣外就是珍妃井。提起光緒皇帝的珍妃,那可以說是大名鼎鼎。當年八國聯軍打入京城前夕,慈禧太後將關在冷宮裡的珍妃丟進景祺閣下的這口井中溺斃,珍妃井由此得名。

那麼珍妃為什麼這樣讓慈禧太後討厭,非要殺之而後快呢?原來光緒皇帝的皇後隆裕是慈禧太後的親侄女,這個身份讓一直與太後心存芥蒂的光緒皇帝很反感。再加上隆裕皇後相貌不敢恭維,又是天資平庸,大婚後的光緒皇帝從未寵幸過皇後。但是光緒皇帝還很年輕,很快就迷戀上漂亮且才姿卓越的珍妃,對皇後越發冷落瞭。

【網圖】早期照片

珍妃成長於清末時期相對開放的通商口岸廣州,受過一定的新式教育,在那個年代屬於新女性。珍妃喜歡攝影照相,與因循守舊的宮廷格格不入,但是她深受渴望維新變法的光緒喜愛。眼看著親侄女被冷落,珍妃這個小姑娘恃寵而驕,慈禧太後很不舒服。再加上珍妃時常與支持維新變法的帝黨人士來往,她越發成瞭慈禧的眼中釘。

維新變法失敗後,光緒皇帝被囚禁在瀛臺,珍妃被關進故宮北三所的冷宮。她每天吃喝用度和普通下人沒有區別,也不能和人聊天談話。直到八國聯軍打進城,珍妃被慈禧太後提出來問話時,珍妃已經度過瞭三年的囚徒生活。

照片存疑

珍妃在人生的最後時刻究竟是怎樣的情形,隻有在太監們留下的些許回憶錄中找到蛛絲馬跡。慈禧太後看著一身戴罪妃子打扮的珍妃,說洋人要打進來瞭,我和皇上要出宮避一避,不方便帶著你。珍妃你這樣年輕漂亮,要是留在宮裡受到洋人侮辱,那皇傢的臉就丟光瞭。

這番話意思很明白,就是要珍妃自盡。但是珍妃並沒有順從要死的意思,反而說皇帝不能拋下京城不管,應該留下來坐鎮大局。慈禧太後勃然大怒,但又拿不出什麼義正嚴辭的理由還擊,隻能耍蠻橫讓太監們把珍妃推進井裡淹死。

珍妃就死在景祺閣下這口井裡,時年25歲。

照片存疑【實拍】

故宮珍妃井就是真正的歷史遺跡。有人懷疑井口太小,珍妃不可能被投入,其實現在我們在故宮所能看到的珍妃井上面這個石雕物件並不是井口,而是類似地鎖的東西。它是為瞭防止旁人墜入井中的安全措施。珍妃當年摔入的井口在這地鎖的下面,自然是寬大的足以將人推下去瞭。

【實拍】這個井口地鎖也是文物,並非故宮工作人員打造的

珍妃因是帝黨人物,又與慈禧太後針鋒相對,這自然會被帝黨及輿論加以潤飾美化。其實珍妃本人的政治覺悟和嗅覺不算很高,處世不夠油滑,當然在那個時期她已經是難能可貴。

照片存疑

珍妃被摔入井中的時候不可能像下圖那樣穿著如此華麗,因為她死前正度過瞭三年囚徒生活,旗頭上沒有絡子,用度也和普通下人一樣。

珍妃靈堂【網圖】

暢音閣大戲樓

暢音閣通高20.71米(相當於7層樓高),是當時最先進的戲樓。可表演從天而降、從地下或水中升騰等特效。

【網圖】

暢音閣是宮中最大的一座戲臺,與頤和園內德和園大戲樓、承德避暑山莊清音閣大戲樓(已毀)並稱為清代三大皇傢戲樓。

閱是樓

閱是樓是清宮皇帝、後妃、皇子觀戲的特定場所,在暢音閣大戲樓的北側。

【網圖】

神武門

皇帝遇刺這種事在民間總是被傳說得神乎其神,像什麼呂四娘夜闖大內取雍正皇帝項上人頭等故事有板有眼。其實紫禁城防衛嚴格,想靠飛簷走壁靠近皇帝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清朝嘉慶年間,偏偏發生瞭一件貌似不可能發生的皇帝遇刺案,而且發生在紫禁城的邊界,即神武門。

【網圖】

公元1803年春,嘉慶皇帝結束瞭自己在圓明園一周的休假返回紫禁城。中午時分,皇帝的車駕駛入瞭紫禁城北大門——神武門。由於宮墻之內門檻眾多,嘉慶帝下車換轎子,周圍聚攏著問安的大臣,場面比較混亂。但就是在這樣稀松平常的時刻,神武門西廂房後面突然竄出一個誰也不認識的男子,手持短刀直撲毫無防備的皇帝而來。由於事發十分突然,嘉慶帝身邊上百名侍衛全都呆若木雞,毫無反應。

【老照片】

第一個反應過來的是嘉慶帝的侄子定親王綿恩,他跳出來阻攔刺客,被刺中衣袖。神武門現場一時大亂,嘉慶帝撒腿就跑。這時皇帝的姐夫——蒙古貴族拉旺多爾濟跳出來扯住暴徒,但是被撞倒。侍衛丹巴多爾濟抱住刺客,身中三刀。這時其他侍衛們紛紛反應過來,沖上去把刺客踢倒,當場拿獲。

嘉慶帝

嘉慶皇帝在神武門遇刺,這是清朝正史中絕無僅有的孤例。紫禁城嚴密的防衛下居然混進瞭刺客,嘉慶帝顏面盡失,勃然大怒。除瞭嘉獎救駕有功的親屬和侍衛外,其他負責防衛的大臣都被革職。一時間朝野震動,人心惶惶。

【網圖】

刺客陳德本是一無業遊民,因際遇不順而厭世。他與嘉慶皇帝素不相識也沒有個人恩怨,完全是為瞭死得出名才幹出這等悖逆之事。嘉慶皇帝認為自己並無苛政害民,表示不能理解這種行刺行為。神武門行刺案被當作偶然事件處理,但卻成為瞭嘉慶皇帝一生中最難以抹去的污點之一。

【實拍】【實拍】

神武門外可以看到景山公園。

【實拍】

角樓

角樓是紫禁城的標志之一,紫禁城垣四隅之上的角樓,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代重修。角樓是紫禁城城池的一部分,它與城垣、城門樓及護城河同屬於皇宮的防衛設施。

【實拍】【實拍】


下一回:

相關鏈接:周遊天下行紀

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

雲緋:【周遊天下行記】文檔總覽清單!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