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拉風的遊牧民族!藍色騎士圖阿雷格

在常人的印象中,北非廣闊無垠的撒哈拉大沙漠中所能見到的,除瞭沙子,還是沙子。這片世界上面積僅次於南極與北極的不毛之地,似乎並不能承載任何民族在此長期繁衍生息,遮天蔽日的飛沙走石會沖刷去一切生命的痕跡,驕陽的炙烤會使任何文明的源泉蒸發。

撒哈拉

然而,在這片被阿拉伯人直接叫做大沙漠(“撒哈拉”一詞來自阿拉伯語,其意即為沙漠)的荒涼之地,卻有一支文字、語言和生活習俗都相當獨特的沙漠民族世代生活於此,他們即是圖阿雷格人(又譯圖瓦雷克人),他們是撒哈拉之子。

圖阿雷格人盛裝

圖阿雷格人是廣泛分佈於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等北非國傢的柏柏爾人的一系,據古希臘歷史學傢希羅多德所載,圖阿雷格人起源於今日利比亞的費贊,並向南擴散至今尼日爾、馬裡、佈基納法索、阿爾及利亞等國的交界之處,所居之地多為幹旱的沙漠和半幹旱的熱帶草原。

但圖阿雷格人與其他柏柏爾人不大相同,他們今日還在大量使用提非納字母,這種古老的字母具有很豐富的幾何圖形色彩,如果不是長期生活在內陸沙漠中,這種字母恐怕也不會長期使用至今。

在馬裡境內撒哈拉沙漠的提非納字母石刻。

由於圖阿雷格人的分佈零星分散,唯一可以作為族群認同的就隻剩文字與使用該種文字的語言——塔瑪舍克語(Tamasheq)。

塔瑪舍克語,太萌瞭,像顏文字一樣。。。

至於“圖阿雷格”(Tuareg)這個名字本身的起源或意義則有幾種說法,它可能源自利比亞的費贊(Fezzan),該地區的古名稱為塔爾加(Targa),是該部族的人民分佈的區域之一。

圖阿雷格在阿拉伯文中稱為“Targui”,很有可能就是一個起源於塔爾加谷地的名字。除此之外,圖阿雷格也可能起源於阿拉伯文中的“Tawariq”,意指“被神遺棄的人們”(復數,其單數型態稱為“Tarqi”)。即使被阿拉伯人戲稱為“被神遺棄的人”,圖阿雷格人堅強地在撒哈拉沙漠中繁衍生息瞭千百年之久。

照片中的主人公名叫穆薩,是非洲圖阿雷格族人,穆薩趁著攝影師一行人上山的45分鐘在柔軟的沙子上休息瞭一會。

由於他們世代深居沙漠中心,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較小,因而發展出瞭自己獨特的文化與生活習俗。其中最與周邊民族不同的一點即為他們雖然信奉伊斯蘭教,但圖阿雷格人並沒有女性需要蒙面的傳統,相反的年滿25歲的男性需要配戴面紗。圖阿雷格的男性傳統上佩帶著5米長的藍紫色面紗,稱為Tagelmust。

可以,這很騷氣

他們認為這面紗能替其阻擋所有的邪靈,因此縱使在女性傢人的面前也不能拿下。由於深藍色面紗對於圖阿雷格人十分重要,使得其間接也變成圖阿雷格的民族識別象征,因而他們又被稱為“沙漠中的藍人”。

可以,這很拉風

佩帶面紗的傳統有兩種起源解釋,一種解釋是為瞭男子常年在沙漠中放牧作戰,佩戴面紗是抵禦撒哈拉沙漠中強大的沙塵暴,女子在傢勞作則無需面對此問題;第二種解釋背後則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筆者在課上曾聽老師講過。

相傳在很久以前的一天,圖阿雷格族的男人外出作戰劫掠商隊,婦女們在傢做好飯菜,等待他們勝利歸來。黃昏,男人們垂頭喪氣地回來瞭,他們被擊敗瞭,沒能掠奪到有價值的東西。婦女們非常氣憤,紛紛扯掉頭上的面紗扔到男人腳下,說:"打瞭敗仗還有臉見我們,從今以後你們就把臉遮起來吧!"男人們羞愧的拾起面紗纏在自己的頭上。(撒哈拉版無顏以對沙漠父老)

從小就知道養傢的不易

盡管第二種解釋可能真的僅僅是個傳說,但是它揭露瞭圖阿雷格社會的兩個與眾不同之點:

一為圖阿雷格女性的社會地位高於男性,圖阿雷格社會是一個母系社會,但並非母權社會。當周邊民族還處在蒙昧的中世紀時,圖阿雷格的女性社會地位已很高瞭,可以參加公共活動與部落會議。

她們不像男子那般外出放牧勞作,在傢有充分時間傾註在文藝創作上,能讀會寫,學識廣博,精通本民族的傳統,許多優秀的提非納文學作品便由此誕生。

而圖阿雷格男性則文盲率頗高,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放牧、勞動和作戰。圖阿雷格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也頗高,若姑娘拒絕男子的求婚,男子不得再次強求。

Tin Hinan,古老圖阿雷格Hoggar的女王/王後(南阿爾及利亞)。一套不錯的飾品

二為圖阿雷格人以遊牧、劫掠和貿易為生。由於身處沙漠,圖阿雷格人的農業隻能以畜牧業為主,然而撒哈拉沙漠惡劣的環境同樣無法承載大量的牲畜,因此圖阿雷格人不可能完全依靠放牧維持生計,必須另辟蹊徑來獲得賴以生存的資源。

到處遊牧——沙漠中也是有綠洲的

恰巧圖阿雷格人所生活的區域正是跨撒哈拉貿易中幾條路線的必經之處,因而在駱駝背上長大的圖阿雷格人作為天生的戰士和向導,仗著對商路沿線地形的熟悉,自然不會放棄經商這一絕佳致富途徑。他們主宰瞭幾個世紀的跨撒哈拉奴隸和奢侈品貿易,但他們也沒有放過通過劫掠商隊來發傢致富的良機。

幾條跨撒哈拉貿易路線圖,西非產出的黃金、作物和奴隸穿越撒哈拉運往摩洛哥、歐洲、埃及、埃塞俄比亞和阿拉伯半島等地換回鹽等生活物資。前往大西洋沿岸的商道因太過危險於10世紀被廢棄。

在跨撒哈拉貿易中,金鹽貿易占據重要地位,而古代位於尼日爾河流域的國傢(加納、馬裡、桑海)都通過壟斷南方的金礦產地和北方的食鹽輸入而獲得巨大利益和財富。圖為跨撒哈拉貿易中的食鹽,白色的就是鹽板。

圖阿雷格人對過境商隊加以威脅收取過境稅(保護費),若商隊不從則直接武裝搶劫。有意思的是,圖阿雷格人對跨撒哈拉商隊並沒有“來者必搶”,而是遵循著一種“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原則:不對商隊進行毀滅性劫掠,也不天天劫掠。

圖阿雷格人玩起瞭心理戰,他們要讓商隊覺得:雖然可能會有圖阿雷格人來劫掠,但如果臉不黑,有時仍可避開劫匪。隻要賺一把就行,有時被劫點就劫點,剩下的貨物如果賣得好也不會虧本。

坐等他們給我送給養

因此,圖阿雷格人長期橫行於撒哈拉商道,靠著遊牧和劫掠繁衍生息瞭好幾代,但基本上沒有使跨撒哈拉貿易中斷。而前往大西洋沿岸路線上的劫匪則不諳此道,使得商道於10世紀斷絕,再也搶不到商隊瞭。

當周邊的定居國傢政局不穩,社會動蕩時,圖阿雷格人還還會對其進行騷擾劫掠。西非的馬裡、加納、桑海帝國等國就長期受他們的威脅。他們會在沙漠中劫殺來自這些國傢的政府官員、使節甚至前往麥加朝聖的國王,馬裡帝國就有國王在麥加朝聖後返回時在撒哈拉沙漠被劫殺。(這種關系有點像東亞的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

想徹底打敗這些沙漠遊牧民真是相當困難!

馬裡帝國的著名帝王曼薩·穆薩前往麥加朝聖時,帶瞭非常多的隨從和武裝人員,有一個原因就是防止途經沙漠時遭圖阿雷格人的攻擊,另一方面也是為瞭向圖阿雷格人炫耀武力。

隻有在帝國政局非常穩定、中央政權有能力維持全國安全的時期,圖阿雷格人才會保持安分,甚至是向帝國進貢,不去主動作死打劫帝國的商隊,在曼薩·穆薩統治時期便是如此。

一幅描繪舉著天然金塊的曼沙穆薩。1375年的加泰隆尼亞地圖集馬裡帝國當年控制尼日爾河流域後,也是把金鹽貿易玩兒的風生水起(馬裡帝國早於桑海帝國)

不過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當法國開始殖民非洲並將現代文明的觸角伸向撒哈拉深處時,圖阿雷格人的聚居區被拆分進瞭法屬西非和法屬北非下轄的不同小塊殖民地。

法國人廢除瞭殖民區域內的奴隸制度,並且建立起瞭穩定的管理系統,連帶地影響到瞭圖阿雷格人的生活方式。許多原本以遊牧劫掠維生的圖阿雷格人被迫遷入都市城鎮定居,而逐漸失去該民族的文化特性。

在19世紀末法國開始瞭對西非的鯨吞式殖民,在這段期間位於今日馬裡與尼日爾境內的圖阿雷格人以武力抵抗法國的殖民,直到1905年時才簽訂瞭馬裡的和平協定,尼日爾則是直到1917年時才宣告和平,但這也奠定瞭圖阿雷格族驍勇善戰的形象。

在法國瓦解整個圖阿雷格國傢之前,這裡原本存在著一個由許多圖阿雷格部族所組合成的松散邦聯國傢,法國到來後,圖阿雷格人的一切社會政治架構都被粉碎,他們變成瞭不同殖民地管轄的屬民。

一張來自法國雜志的插畫,最下方的法語意為:一場在法屬撒哈拉沙漠的戰爭,在我軍和圖阿雷格族之間展開。。。可見圖阿雷格人保傢衛國之堅強意志

二戰結束後,非洲各列強的殖民地內民族解放運動開始興起,歐洲國傢的海外殖民地紛紛脫離殖民母國而獨立。然而當初母國在開始殖民時,沒有顧慮到民族分佈界線的問題,隨心所欲地按照經緯度劃分殖民地界線。

這導致今日圖阿雷格人以少數民族的身份,被迫分散在西非與北非地區數個國傢境內,並且經常遭到部分國傢主體民族的排擠,甚至以種族凈化的名義殘害。傳統圖阿雷格族領土存在於今日尼日爾、馬裡、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與佈基納法索等國傢境內。

現代國傢“分割”的圖阿雷格人在沙漠中頑強生存

身為驍勇善戰的撒哈拉之子,圖阿雷格人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走上瞭武裝反抗的道路。在馬裡,自1960年馬裡獨立以來,該國北部的圖阿雷格人發動瞭三次大的武裝起義來爭取獨立。

其中第三次,在2012年馬裡政變後,圖阿雷格族武裝阿紮瓦德民族解放運動帶領的反對派聯盟趁機擊敗馬裡政府軍隊,控制瞭通佈圖、基達爾和加奧三座馬裡北部重鎮及周邊,並宣佈建立“阿紮瓦德國”。

阿紮瓦德民族解放運動所要建立的阿紮瓦德國傢的國旗。

不過由於聯盟內訌和政府軍的反攻,他們放棄獨立,轉而和馬裡政府進行未來圖阿雷格族的地位和區域自治的談判。可以說他們的武裝反抗獲得瞭成效,也為其他國傢的圖阿雷格族樹立瞭榜樣。

在2014年利比亞陷入第二次內戰後,利比亞西南部的圖阿雷格人在多方混戰中成功崛起,控制住瞭自己的傳統聚居區,坐山觀虎鬥。

2016年9月的利比亞第二次內戰形勢圖,黃色為圖阿雷格人控制區,紅色為國民代表大會,綠色為大國民議會,藍色為本地軍閥勢力,灰白色為ISIS和伊斯蘭教法虔信者。

而在尼日爾,由於圖阿雷格人世代居住的土地發現瞭鈾礦,而圖阿雷格人並未因此得利,因而他們起兵反抗尼日爾中央政府,要求分享開采鈾礦的高額收益,他們攻勢已使尼日爾軍方要求停戰,隨後發動政變推翻現政府,重新大選。

也許,在圖阿雷格人持續不斷的武裝反抗下,這些驍勇善戰的撒哈拉之子會擺脫歐洲殖民者劃下的國界線的桎梏,真正地走向獨立自主,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撒哈拉自由國度吧。(簡直就是非洲版的庫爾德人)

歡迎關註我局微信公號:diqiuzhishiju(地球知識局)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