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圍場縣境內的燕秦長城

圍場縣境內的燕秦長城 圍場縣位於河北省最北部,是一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的較大的縣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燕秦時期,這裡分屬於漁陽、右北平兩郡地。為瞭防止北方少數民族的襲擾,燕、秦在這裡修築瞭長達200公裡的軍事防禦設施——長城。二百多年前即1752年(乾隆十七年)清乾隆皇帝在木蘭圍場行圍中發現“木蘭自東至西延袤數百裡中,橫亙若城塹之狀,依山連谷,每四、五十裡輒有斥堠屯戍舊跡”,經過實地考察,證之文獻古籍,寫瞭《古長城說》一文,樹碑以記其事。這座《古長城說》碑為我們研究古長城提供瞭珍貴的實物資料。 一 圍場境內古長城遺址的分佈情況和具體走向 圍場縣北部與內蒙古高原接壤,南部為冀北山地,是河北、遼寧、內蒙古三省區的結合部。歷來是首都北京和華北通往內蒙古、東北地區的北方軍事重鎮和咽喉要道,也是我國古代中原文化和內蒙古、東北各族文化交流、經濟往來的重要地方。這裡地上、地下遺存著許多文物古跡。經過調查,在圍場境內共發現有南北兩道長城遺址。北邊一道長城共有三大段,有的叫“邊墻”、有的叫“禦路”、有的叫“長壕”,實則皆為長城遺址。 (一)邊墻(即北線長城東段): 第一段:自內蒙古昭烏達盟赤峰縣大碾子公社大營子大隊二龍庫窩鋪梁進入圍場縣三義永公社三義永大隊西窯四隊刁窩溝,為東西走向,全長1.25公裡。墻底寬1.6——1.8、上寬3——5、墻高1.3——1.7、埋入地下l.6——1.8米,城墻全部用沙土、石塊、黑土築成。未發現古代遺物。

第二段:從西窯邊墻溝越過元寶山,延伸到東來號後溝,全長1公裡。突出地面者較少,基址為黑沙土質。

第三段:從三義永大隊沿營房後溝上山,全長3公裡。雨水沖刷嚴重,但遺址尚明顯。墻寬10——12米,上寬3——3.5、殘高1.3——1.5、埋入地下0.6——0.8米。於此處收集鐵鏃一個。

第四段:在三義永公社拐步樓大隊豪來溝大營子小南溝,從南溝半山頂起到山灣子公社半壁山大隊橫溝子半山坡上,全長0.5公裡,東西走向。墻底寬8、墻上寬5、殘高1.8米,埋入地下0.9米到1.1米。為黃土築成,遺跡保有完好,但中間一段已夷為耕地。

第五段:在山灣子公社半壁山大隊北梁,保存完好,全長0.5公裡。墻殘高3、墻底寬11米。

第六段:從半壁山南溝口經西臺子地到溝裡豁子梁,為東西走向,全長1公裡,墻寬11米,殘高0.6——0.8米,埋入地下0.6米。中間西段己夷為耕地。從南溝豁子梁頂到殷傢店公社地井子溝一段已無長城遺跡。

(二)禦路(即北線長城中段):

第一段:在殷傢店公社舊撥大隊地井子溝,全長O.5公裡,墻寬10米,殘高0.4——0.6米,東西走向,為黑土和碎石築成。在城墻上發現石雷2個,大者直徑0.2米,小者直徑0.14米。經分析,為古代守城者用以防禦襲擾的武器。

第二段:從新拔公社岱尹上大隊一隊南行越岱尹梁,至五道川公社十八號大隊紅砬子,全長6.5公裡。墻寬10、殘高1——1.3、上寬1——1.2米,為黑沙土築成。

在岱尹上四隊距長城4O米處,即有清乾隆皇帝行圍時見到的東西綿亙數百裡的城塹和斥堠屯戍舊跡。所立《古長城說》碑,建於1752年(乾隆十七年),1966年被毀,現已修復。岱尹梁頂的長城遺址,保存比較完好。

從此到五道川公社十八號大隊,為南北走向。墻寬10、殘高1.5——2.5、上寬1.5米。墻北側溝深1.5、溝底寬1.3——1.5、溝上寬3——5米;南側溝深1、溝底寬1、上寬2——3米。

在岱尹梁頂又發現另一道長城,遺跡清楚,與第一道相距200——300米,平行南北走向,到五道川公社十八號大隊七隊樺樹溝門進入十五號大隊村北,到十四號村房後即中斷。此段墻寬10、殘高0.8——1.1米。有明顯遺跡的兩段,長5公裡。

第三段:從五道川公社十七號村到十一號村,全長4.5公裡。墻殘高1——1.1、殘寬8.5——10米。為黑沙土築成。

第四段:從五道川公社九號大隊到棋盤山公社水泉大隊三隊西溝門五號村,在公路西側,全長2.5公裡,南北走向,墻已不存,但遺跡明顯。

第五段:在伊遜河西岸,從棋盤山公社二十九號大隊四號村起,經過甘溝門大隊二十六號村小城子梁二十號村,到大喚起公社大喚起河口,全長5.5公裡,為石頭、黑沙土混合築成。南北走向,遺跡明顯。東臨伊遜河,西側為耕地。城墻底寬10、頂寬1、殘高2——2.5米。

第六段:在大喚起溝口90度彎成東西走向,從大喚起頭號村過大喚起河,經大喚起三號、四號、五號村河谷地帶,過禦路梁到龍頭山公社克字大隊九隊,全長37.5公裡。城墻底寬10、殘高2——2.5、頂寬1米,為黃沙土、黑沙土築成。

第七段:從龍頭山公社大字大隊七隊,到道壩子公社順下大隊,全長12.5公裡。墻已不存,但遺跡明顯。由南北走向轉為東西走向。沿道壩子河谷向西延伸。

第八段:從道壩子公社查下大隊三號村到四號村房後,全長0.5公裡。遺跡明顯,但城墻已多不存,墻底殘寬10米,為黑沙土築成。

  第九段:在查下大隊佛爺道梁前後,全長0.5公裡,墻已不存,但遺跡明顯,墻底殘寬8——10米。

(三)長壕(即北線長城西段):

第一段:從塔鎮公社什巴克大隊經靈陽宮沿伊瑪圖河北岸,向西延伸到燕格柏公社燕格柏溝門,全長3.75公裡。長城自此開始稱“長壕”或“萬裡長壕”,均為低於地面的壕溝。此段壕溝寬8、深1米,墻殘高0.8、寬5、頂寬1米。

第二段:在牌樓公社六十棵大隊西兩間房後山坡上,長0.5公裡。壕與墻已成為平臺,但遺跡尚明顯。

第三段:從城子公社十九號大隊十七號村前梁開始,經過桃山公社哈拉瑪嘎大隊八號村前梁、西撥溝前梁、趙傢營子後山坡、桃山溝,土門大隊大北溝、小北溝,上梁後進入草窩鋪溝,然後上烏拉哈梁,經望火樓,沿烏拉哈梁山脈曲折向南延伸,復經六棵樺、大小雞爪子到西龍頭公社幹柴溝小灤河東岸。此段長城構築在深山峻嶺之間、密林深處,地勢十分險要。全長35公裡,保存完好。長壕上寬5、底寬2米,壕、墻共寬12米。

第四段:從西龍頭公社甘溝口大隊榆樹林村西側上夾心梁,經五道溝林場(又名沙坡地)越過石桌子梁山脈延伸到石桌子梁南。全長20公裡。此段長城工程艱巨,一般均構築在山脊北側密林中。壕墻寬10——12米,溝墻殘高0.6——0.8米,溝深O.4——0.6米,長壕上寬5、底寬1.5——2米。

第五段:在西龍頭公社東城子大隊小卡倫溝西側,向西南延伸與豐寧縣森吉圖公社大營子大隊小卡倫長壕相接。長1.25公裡,壕墻寬10——12米,遺跡明顯,但壕墻已不存。此為北線長城西段的南支。

第六段:從第三段的幹柴溝梁頂向西過小灤河,進入老窩鋪公社斑雀溝,經卡倫後溝再向西進入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石門溝繼續向西延伸。此為北線長城西段的北支。

(四)南線及城(土名也叫“邊墻”):

位於圍場縣中部夾皮川公社邊墻村,橫跨舍力嘎河,東西走向,東起邊墻村的東山坡上,向西經過村南過河到西山梁頂。墻寬8——10、殘局0.3米,以石為基,黃沙土築成。北面距北線長城約25公裡。長城遺址明顯,未發現其它遺物。

北線長城,自赤峰縣二龍庫進入圍場縣三義永公社,向西延伸,經山灣子、殷傢店、新撥、五道川、棋盤山、大喚起、龍頭山、道壩子、塔鎮、燕格柏、碾子溝、牌樓、城子、桃山、老窩鋪、西龍頭等十七個公社和卡倫後溝牧場,在桃山公社又分為兩道,一道向西進入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一道向西南延伸到豐寧縣境。北線長城自東至西全長200多公裡。實際殘存長城遺址包括“邊墻”、“禦路”、“長壕”共24段,長約140公裡。

南線長城,雖然殘存遺址較短,然從其地勢看,其東端很可能與延伸到昭烏達盟喀喇沁旗毛金壩一帶的燕北長城(或稱赤南長城)相銜接,尚待實地調查。  二 長城沿線的一些古城址

北線長城附近有不少城址、障和烽火臺一類的防禦建築設施。城址規模較大,且建築遺跡、遺物較多;障則為小形方城,規模較小;烽火臺形制更小。蓋均為駐兵屯戍、瞭望、報警之所。

(1)岱尹城古城址:位於北線長城的北部,新撥公社岱尹下大隊陰河南岸,為戰國時期古城一座,方形,長寬各200米,總面積為40000平方米。城墻底寬11、上寬1.5、殘高3米,夯層0.12——0.15米。在城址西北部經鉆探,墻埋入地下1.6——1.8米。城門在西北,寬20米。城內為黑沙土質。地面上發現有粗繩紋夾砂紅陶片。經鉆探,文化層深度為1.4——1.6米。有灰陶片、魚骨盆陶片、黑色炭塊。以前出土過黑釉尖底大瓷缸、六耳鋬釜和鐵鎖鏈。此次從群眾手裡征集到早年出土的鐵前桿、石斧、粗繩紋戰國筒瓦等遺物。

(2)岱尹梁頂東、西古城址:位於新撥、五道川公社分水嶺上。長城蜿蜒到岱尹梁頂東西兩山,即今公路東西兩側山上有古城二座。西側小城,東西寬58、南北長76米,城門向東。門寬7、墻寬6——8、上寬1米。東側小城,東西66、南北40米,偏北20度,墻殘高2——2.5、底寬10、上寬1——1.5米,城門向西,寬6米。

(3)十八號古城址:位於五道川公社十八號大隊,在公路西側楊樹趟子山坡上,為一小方城(馬面),長寬各16米,為黑沙土質,未發現遺物。

(4)紅砬子溝門古城址:位於五道川公社紅砬子溝門東側,為小方城(馬面),長寬各16米,與前一小城相距600米,馬面內外為黑黃土,且出土瞭大量炭塊。

(5)惠漢古城址:位於五道川惠浪大隊村北十七號村,方形,長寬各20米,城墻殘高1.5——2、殘寬6米。城內有灰色繩紋陶片遺物。

(6)十五號村烽火臺遺址:位於五道川公社十五號大隊的十三、十四號村之間公路西側小山包上,殘高1.5、底部直徑15、上部直徑2.5米,為黃褐士所築,未見遺物。

(7)九號村古城址:位於五道川公社九號大隊對面河東,為戰國古城,土名城子。為方形,長寬各100、墻底寬10、上寬1——1.5米,為黑沙土築成。

(8)棋盤山古城址:位於棋盤山公社棋盤山村北端,城墻為黑土築成,破壞嚴重,大半夷為耕地。城內發現有組繩紋筒瓦殘片和灰繩紋陶片。

(9)小城子梁古城址:位於棋盤山公社甘溝門大隊二十六號村小城子梁,距北線中段長城遺址約120米處,長寬各20米,城墻已嚴重破壞,城內已為耕地。在城內采集到夾砂粗紅陶片。

(10)城子村古城址:位於城子公社城子村西北部,為一座方城,長寬各180米,城墻殘高3.5、墻底寬8、頂寬5米,夯層0.10——0.14米。城內從地表鉆探經過0.1米耕土層以下到1.7米處是五花土,從1.7米處往下是黑褐土,即生土層。在1米深處發現有粗繩紋陶片、黑色炭粒、石斧。城門位於南墻中部,已嚴重破壞。

這些城、障、臺,或築於山巔,或建於交通要沖,圍場縣東部大興永村東臺子、中部小錐子山、西部東城子等十幾座古城址,均是一種軍事防禦設施。1976年春、1977年秋在大興永東臺子和小錐子山古城址附近先後出土三件秦代鐵權,權身均陰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度量衡的四十字詔書、文為“廿六年皇帝盡並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城從附近還出土有各種秦代卷雲紋瓦當、筒瓦、板瓦、殘鐵器以及燕秦時期的墓葬群。  三 關於長城遺跡年代的初步分析

綜前所述,圍場境內現已查明有兩道古長城。從地理位置和古代史籍、近人一些著作,特別是就兩次調查中發現的遺跡、遺物來看,我們認為北線一道長城是秦代所築,即秦長城。它向東北方面延伸與昭烏達盟赤峰縣二龍庫的“赤北長城”相接。而位於圍場中部的長城遺址則為燕國所築,即燕長城。

它的東端從走向看當與昭烏達盟喀喇沁旗境內的“赤南長城”即燕北長城相接。燕長城附近多分佈有灰層,常發現有大量燕明刀幣,戰國時期的陶甕、缶、豆和壺的殘片。圍場境內北線長城西段第五段,即自東向西延伸到豐寧縣境小卡倫一段,應是南線長城(即燕北長城)的西端。

從長城構築特點來看,均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即大都以土築成,或雜以土石。圍場縣歷史悠久,上溯到商周以來,這裡一直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居住活動的地方,各民族共同開發這塊廣闊的土地,彼此之間的經濟往來、文化交流,極為頻繁,在中華民族文明史上都作出瞭不可磨滅的貢獻。

兩三千年來,歷代王朝在長城以北廣大地區均設有行政機構,實行有效管轄,偉大的燕秦長城遺址就是重要的歷史見證。(佈尼·阿林)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