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的故事

我太喜歡摩根瞭,兩部電影都出自於他。

在這部電影裡,這些案件,是約翰展現給世人的演出,他覺得自己在代行上帝的職責,給世人上一堂課。因為他對這個世界有所不滿,他想用這些案件,給世人以警醒。於是從暴食開始,他陸陸續續的制造瞭七起犯罪,對應著宗教中的七宗罪。

七宗罪(拉丁語:septem peccata mortalia;英語:seven deadly sins),天主教稱七罪宗,或稱七大罪或七原罪,屬於天主教教義中對人類惡行的分類。歸入這一類別的,能夠直接形成其他不道德的行為或習慣。罪行按嚴重程度,由重到輕依次為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暴食和淫欲。

在神曲的七宗罪對應的分別是:

在其中七宗罪是最嚴重的。

七宗罪早先是7世紀初,由羅馬教皇格裡高利一世總結出來的。本質上是教會維護自身地位和規約民眾的工具。

在中世紀,教會雖然擁有與世俗王權比肩甚至超越世俗王權的崇高地位,但它仍然面臨挑戰,其最嚴峻的挑戰不是來自外部,而是教會自身的分化。

可以幫大傢推薦一下《嫉妒》是美國關於七宗罪的一系列的書籍,這本書,在其中是嫉妒的許多面目遭遇的旅程,在其中辨識嫉妒,為各種事物而分化。

想到我在看電影的時候看到彈幕上那句簡短的疑問:胖子有錯嗎?

最近辦公室都在應3月4月不努力,5月6月徒傷悲的話。於是大傢紛紛的去辦理健身房的會員,以保證自己在在5月6月不成為徒傷悲的那個人。

電影中每一個罪狀都進行配對,在聖經裡說過每一種罪行都有一些相對應的象征和魔神

而且跟我們普通的警匪片不一樣的是,罪犯目的不求什麼回報,他想警醒世人,進而維護自己心中的教義

這樣的人究竟是反社會呢?還是在拯救社會呢?還是說他隻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自己心中的教義,把別人的生命當做他的舞臺佈景呢?

自己所謂的心中的道義到底是如何生產的呢?

在電影的最後年輕的警探成為瞭暴怒者,為瞭給妻子報仇而成為殺人犯。很想問如果很多事情關乎的是我們自己或者是我們zui在乎的人,我們真的是否能夠獨善其身,完全脫身出來不被束縛呢?

有些人他們“有罪”至死也是源於有罪,但罪行真的是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殺人犯逍遙法外,我們僅僅隻是為瞭合適身邊的人報仇卻被警告不能成為施暴者。這些罪行環環相扣,人啊都會以自我為中心,像是每個人的頭上都有一層紗佈,無非就是我們看世界是否需要把紗佈扯開。

毒販子,那個被搞同性戀的毒販子。

吸毒成癮被人禁錮一年的殺人犯,真的是懶惰?還是因為現實中的某種情況讓他喪失掉自己生活的欲望呢?最終的目的其實是為瞭逃脫現實情況。

心理學傢之前出過一份報道:弗吉尼亞大學的 Nicholas Buttrick 教授對世界的大面積進行的研究,世界人口密度大的國傢,報告的生命的意義感很低。因為不知道自己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目標。對於生命的重要性是不得知的,有很多的時候他們在社會的環境下失去瞭對生命和人格的渴望。

希望占比的總是比付出多。

很多人都說在一段感情中付出的總是會比得到的更開心,因為對於得到而言永遠都是付出有掌握權的。我有權控制給予的少與多,甚至於有權能夠把控是否給予。

對於收獲者來說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出現貪婪的那一面。甚至會心安理得的索取。感情也好,金錢也罷貪婪則是自掘墳墓。

另外電影將暴食之死放在首位,明顯過分誇大瞭暴食的罪惡,反而將排在七宗罪之首的傲慢一筆帶過,這對講人性電影來說,是一個硬傷。

我很喜歡這句臺詞,在此事件中我們抓的是惡魔,可是他是真正的惡魔嗎?我們不得知,也許在下一秒又會出現另外一個,是他們的環境,是體制,是制度出現瞭問題。

再次能夠看出大衛芬奇,其實是一個很叛逆的導演,他對美國的一貫的態度持有的是批判態度的。

很想談的是一個深度宗教的問題,之前跟一個老板溝通提到瞭宗教提到瞭佛教提到瞭基督或者是其他的,他說瞭這麼一句話不管是哪種最終我們追尋的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內心的信仰,信仰其實是很重要的,他會幫你找到自己,才是真正的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其中的約翰,道者,他擁有很多的財富智慧,行為卻很像沉默的羔羊這樣一步更血腥的電影。都像是對現實的不滿,造成的主角反社會性人格。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