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研究報告:業務全面領航,龍頭稀缺標的應享估值溢價

(報告出品方/作者:開源證券,高超、盧崑)

1、 戰略佈局具有前瞻性,多項業務實力行業領先

1.1、 戰略超前,股權融資和並購重組助力規模擴張

中信證券前身系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 1995 年 10 月 25 日成立,註冊資本 3 億 元,於 1999 年 12 月 29 日增資擴股改制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中信證券 於上交所上市交易,成為國內第一傢 IPO 上市的證券公司;2011 年在香港聯交所掛 牌上市,成為第一傢 A+H 股上市的中資證券公司。公司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第一大股東為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截至 2021 年末,第一大股東中信有限及其一致行 動人持股 18.38%。 2022 年 3 月 17 日,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信金控)的設立許可獲批,中信 金控作為中信集團的金融控股公司,承接旗下金融牌照和相關資產,並接受監管部 門穿透監管。預計一個金控平臺下牌照間的協同作用將進一步發揮,中信證券將擴 大品牌效應,提升業務能力,優化客戶服務。

戰略前瞻性指引公司業務超前佈局,充分享受行業紅利。公司在不同監管環境與競 爭局勢下提出的“大項目”、“大網絡”、“大平臺”、“國際化”戰略前瞻性地調整業務 發展方向,業務提前佈局使得公司走在行業前沿,充分享受行業紅利,持續鞏固領先 地位,提升核心競爭力。

股權融資和並購重組雙管齊下,快速實現全品種、全市場、全業務覆蓋。公司自 2000 年確立擴張戰略以來,通過 A+H 股 IPO、5 次再融資、多次並購重組,實現凈資產、 總資產、凈利潤快速提升,促進各項業務實現跨越式發展。

管理層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與從業經驗。在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中,過半數人 員在公司任職超過 20 年,管理層團隊穩定。

1.2、 ROE 水平優於行業,多項業務排名第一

規模性指標長期位列行業首位,杠桿率以及手續費收入占比高於行業,驅動 ROE 持 續領先。公司總資產、凈資產、凈利潤指標長期排名行業第一,2022Q1 公司總資產 /凈資產分別達 13621/1738 億元,同比+15%/+31%,其中公司總資產高於行業第二名 63%。2022Q1 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1.2%,業績表現優於上市券商平均。公司凈利率 相對穩定,杠桿率和手續費收入占比持續高於行業,進而驅動公司 ROE 領先。

業務優勢顯著,多項業務行業排名第一。經紀、投資銀行、資產管理、融資融券等各 項業務均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具有卓越的行業競爭力,多項業務收入穩居行業第一, 積累瞭廣泛的聲譽和品牌優勢。

調整後營收實現 9 年 CAGR21%,收入結構均衡,業務全面增長。2012-2021 年,公 司調整後營收實現 9 年復合增速 21%。從收入結構看,公司整體業務結構保持均衡, 各項業務均有所增長。

2、 輕資本業務:財富管理轉型領先,結構優化成長性凸顯

2.1、 財富管理:機構經紀驅動業務市占率提升,財富管理轉型領先

財富管理業務結構持續優化,非傭金類收入占比提升,成長性凸顯。公司財富管理 業務實現多元化發展,結構持續優化,非傭金類收入占比持續提升,成長性有所顯 現。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占比由 2012 年的 73%下降至 2021 年的 62%,市場 波動對財富管理業務的影響程度減弱。公司 2021 年代銷金融產品收入占比 19%,高 於行業的 13%。

機構經紀驅動整體經紀業務市占率提升。2013 年之前,公司憑借網點渠道優勢,經 紀業務市占率持續提升。2014-2019 年業務同質化導致行業競爭加劇,公司經紀業務 市占率小幅下降。2020 年以來,整體經紀業務市占率有所提升,我們認為主要由機 構經紀貢獻增量。從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款結構來看,公司機構客戶保證金占比高於 行業,機構經紀業務比例高於行業。2019-2021 年公司個人客戶保證金市占率保持穩 定,機構客戶保證金市占率持續提升,連續 3 年保持上市券商第一,反映瞭機構經 紀驅動公司整體經紀業務市占率提升。

機構客戶數量快速增長,公募基金分倉收入第一。2020、2021 年市場交投活躍,公 司加大對銀行理財子公司等重要增量客戶的服務力度,服務客戶數持續提升,2017- 2021 年公司零售/機構客戶數量分別為 1200 萬/10.2 萬戶,復合增速 12%/33%。2020 年以來,公司席位租賃收入持續提升,市占率有所提升。據中證協數據,公司 2014- 2020 年席位租賃收入連續七年保持行業第一。

財富管理轉型持續深化,代銷收入行業第一,代銷保有規模行業領先。中信證券在 2018 年將經紀業務發展與管理委員會,更名為財富管理委員會,從以業務為中心向 以客戶為中心轉變,啟動向財富管理轉型,推進三個驅動引擎的建設,分別為產品驅 動、科技驅動和人才驅動。2021 年公司代銷金融產品凈收入 26.6 億,同比+35%,行 業排名第一。代銷保有規模行業領先,2021 年末公募及私募基金保有規模超過人民 幣 3,800 億元,同比+26%,較 2018 年末增長 2.6 倍。據中基協數據,截至 2022Q1 末公司代銷公募偏股基金/非貨基金保有規模 1163/1316 億,行業排名分別為第 2/2 名。

打造一站式財富管理平臺,財富管理能力持續提升。公司形成瞭相對科學、成熟的 產銷體系,擁有行業內領先的產品銷售能力;理順瞭從總部到分支的財富管理推動 體系,自主打造瞭集“產品銷售、投資顧問和資產配置”為一體的財富管理平臺;正 式上線財富管理賬戶體系,“1+1+N”的客戶服務體系日趨成熟;完善財富配置投資 產品體系,培養財富管理專業隊伍。公司以搭建專屬的財富管理賬戶為基座,以打造 財富管理配置能力為核心,境內外協同,持續提升服務全國全球客戶的能力。

數量占 2%的中高凈值客戶貢獻 30%AUM,基金投顧業務 AUM 超 70 億。2021 年 公司財富管理業務托管客戶資產規模 11 萬億,同比+29%,200 萬/600 萬以上資產客 戶資產規模達 1.8/1.5 萬億,分別同比+21%/+19%。中高凈值客戶 19.3 萬戶(占比 2%)貢獻 30%的 AUM。自 2021 年 11 月 1 日公募基金投資顧問業務上線以來,兩 個月內累計簽約客戶超過 9 萬戶,簽約客戶資產超過 70 億元。(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2.2、 資管:主動管理轉型領先,華夏基金 AUM 穩健增長

中信資管:主動管理轉型領先,管理費率提升。2020 年起管理費率有所提升,主動 管理轉型優化結構,驅動管理費率提升。2021 年公司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達 1.05 萬億元,占全部資產管理月均規模 89%,主動管理規模行業第一。

華夏基金:業務結構多元,業績表現具有韌性,指數基金 AUM 行業第一。公司持股 華夏基金 62%,2021 年華夏基金歸母凈利潤 23 億,同比+44.7%,實現 2012-2021 年 9 年復合增速 16%。2019 年起 AUM 穩健增長,驅動業績提升。業務結構多元,機構 及國際業務 AUM 占比較高,在 2018-2019 年市場下跌時業績表現具有韌性,ROE 較 為抗跌。華夏基金具有指數型基金特色,2022Q1 末指數型基金 AUM2595 億,行業 排名第一,占非貨 AUM 比重 40%。

2.3、 投行:行業頭部集中化延續,公司保持領先地位

國內、國際投行業務均排名領先,人力與項目儲備豐富。(1)行業頭部集中趨勢明 顯。2021 年國內投行 IPO 承銷規模 CR6 為 57%,行業頭部集中化明顯。自 2019 年 科創板註冊制以來,“三中一華”IPO 合計承銷規模、單數和收入方面市場份額均高 於 2018 年之前的水平(2018 年 IPO 核準趨嚴,監管“重質不重量”更加凸顯頭部券 商優勢)。(2)公司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承銷規模連續多年行業第一。2021 年公司 IPO 承銷規模 850 億元,市占率達 16%,境內股權融資主承銷金額連續 6 年市場排 名第一。境外股權項目承銷金額持續提升,2021 年公司完成 53 單境外股權項目,承 銷金額合計 79.35 億美元,同比+51%。其中,香港市場 IPO 項目 22 單,承銷金額 23 億美元;再融資項目 14 單,承銷金額 42 億美元,香港市場股權融資業務排名中資 證券公司第二。(3)項目與人力儲備豐富。公司 IPO 儲備量 92 傢,保薦代表人數 535 人,項目儲備與人力均位列行業第一,將進一步鞏固公司投行業務領先地位。

3、 重資本業務:資本中介為主,場外衍生品業務行業領先

3.1、 自營投資穩健,風險敞口較小,資產透明度較高

自營投資結構:自營投資以債券類為主,權益投資或以非方向性為主,整體風險敞 口較小,資產透明度較高。公司金融投資資產結構是總資產主要構成,2022Q1 占比 46%。公司自營投資結構以債券類投資為主,權益類金融資產占比高於行業平均,權 益類投資或以非方向性為主。2019-2021 年公司其他債權投資占比持續低於行業平均, 金融投資資產主要以交易性金融資產為主,資產數據透明度相對較高。

公司股票投資或以場外衍生品風險對沖倉為主。公司交易性資產中的股票大部分或 為對沖場外衍生品業務風險而持有相關標的倉位,此部分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由客戶 承擔,對公司損益影響較小。中信證券與中金公司在場外衍生品業務居行業領先地 位,二者業務發展曲線相似,假設中信證券與中金公司金融資產股票的場外衍生品 交易對沖倉比例一致,2019-2021 年公司 89%/85%/85%股票頭寸為場外衍生品交易 的對沖倉。

自營投資收益率:2018 年起公司自營投資收益率受市場影響減弱,整體趨於穩定。 隨著公司自營投資資產結構多元化,自營投資收益率趨於穩定,受股票和債券市場 波動的影響減弱,2018 年後單季度自營投資收益率在 0.5%-1.7%區間,潛在加杠桿 能力較強。公司自營投資收益率低於上市券商平均,與頭部券商平均自營投資收益 率相近,或由於公司自營投資資產規模較大所致,其中 2021 年公司自營投資收益 245 億,同比+29%,自營投資收益率達 4.26%,高於頭部券商平均。

2018-2021 年公司自營部門杠桿水平相對穩定。自營業務具有兩層杠桿結構:(1)公 司層面通過債務融資加杠桿。(2)自營業務部門在展業中加杠桿,主要以賣出回購金 融資產的方式加杠桿。2020-2021 年自營凈資產規模大於公司歸母凈資產,說明公司 層面對自營業務進行瞭加杠桿。2018-2021 年公司自營部門杠桿水平維持在 2.1-2.6 區 間,部門層面杠桿水平相對穩定,自營部門杠桿率近 4 年平均為 2.4 倍,自營部門凈 資產報酬率近 4 年平均為 10.2%。

用表能力較強,機構客戶數快速增長。公司利用自身資產負債表,通過產品設計滿足 客戶投融資需求的一類業務,包括融資融券、股票質押、收益互換、股權衍生品、大 宗商品衍生品、做市交易、跨境交易等業務,此類客需業務具有風險中性的特點,市 場波動下盈利更加穩定。公司充分滿足客戶個性需求,以客戶為中心開展一系列創 新業務,為公司發展註入新動能。2018 年起資本中介業務服務客戶數量持續增長, 應付賬款中客戶保證金快速增長側面證明衍生品業務需求旺盛。

3.2、 場外衍生品:競爭優勢明顯,業務規模與收入行業領先

場外衍生品:我們測算 2019-2021 年場外衍生品收入貢獻為 7%/13%/12%。(1)場 外衍生品市場集中度較高。主要場外衍生品業務包括場外個股期權、場外股指期權 和場外收益互換,需要券商有較強風險定價能力和資本金實力以設計產品並進行對 沖,具有一定門檻。市場集中趨勢明顯,頭部券商市場份額占比較高,2020 年 11 月 末場外衍生品存續名義本金 CR5 為 69.2%。(2)中信證券業務規模和收入行業領先。 公司作為場外衍生品一級交易商,產品種類豐富,業務規模最大。從業務規模來看, 公司金融衍生工具名義本金快速增長。據中證協披露,公司 2020 年 11 月場外期權 和場外互換存續名義本金市占率分別為 33%/17%,均為行業第一。2020 年末,公司 場外衍生品存續名義本金市占率達 23%。從業務收入來看,公司 2020 年場外期權凈 收入 15 億(經公允價值調整的場外期權業務收入-對沖成本),同比+120%,行業排名 第一。假設公司場外衍生品占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的收益率為 5%,我們測算公司 2019-2021 年場外衍生品收入 28/63/75 億,占調整後營收比重為 7%/13%/12%。

3.3、 直投和跟投:受市場影響較大,ROE 優於行業平均

公司另類和 PE 子公司利潤受市場影響較大,ROE 均優於行業平均水平。中信證券 投資和金石投資分別為另類投資/PE 子公司,其收入包括直投跟投/項目管理費與業 績報酬,受市場影響較大。科創板跟投制度落地後,中信證券投資盈利迅速增長,投 行優勢使公司獲配次數市場第一。金石投資於 2018 年轉型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 平臺,擁有統一的募、投、退體系。2022Q1 市場下跌明顯,我們測算公司跟投被動 權益頭寸浮虧 11 億元。(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3.4、 兩融與股票質押:兩融市占率領先,股票質押風險可控

兩融與股票質押:兩融市占率行業領先,股票質押風險可控。受益於市場交投活躍, 公司 2021 年融出資金規模增長,兩融業務市占率達 7.5%。股票質押規模持續壓降。 從維持擔保比來看,兩融與股票質押風險可控。

科創板做市業務:2022 年 5 月 13 日證監會發佈《證券公司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 試點規定》,公司符合準入要求。規定明確券商可使用自有股票作為券源,或盤活科 創板跟投、場外個股期權對沖頭寸中擁有股票頭寸,將提高公司存量資產使用效率, 與投行、兩融、衍生品和研究等業務形成天然協同。截至 2022 年 6 月 12 日,公司 保薦 67 傢企業於科創板上市,行業排名第一。

公司業務擴張受風控指標限制,配股有效緩解資本金壓力。公司大力發展的資本中 介業務是資本消耗型業務,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依賴穩定長期的資金供給。我們 認為,公司資金運用相對充分,業務擴張受相關風控指標限制,風險警示或一定程度 催化瞭再融資需求。公司 2021 年 2 月發佈配股預案,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完成 A+H 股配股募資 273 億元,資本實力進一步夯實。

估值復盤:(1)公司股價變化方向多與 EPS 變化方向一致,2021 年配股壓制估值, 導致股價有所下降(2)科創板註冊制從提出到落地期間(2018.11-2019.3),公司估 值提升幅度較大,反映市場對公司投行業務發展的樂觀預期。(3)截至 2022 年 6 月 14 日,公司 PB/PE 估值回落至 2017 年以來 10.0%/2.8%分位數位置,估值具有安全 邊際。

4、 盈利預測

關鍵假設

(1)經紀:假設 2022-2024 年兩市日均股基成交額同比-10%/+15%/+13%,公司股基 成交額市占率 7.05%/7.10%/7.15%,傭金率 0.0265%/0.0259%/0.0254%。預計 2022- 2024 年公司經紀業務凈收入同比-9%/+17%/+13%。

(2)投行:假設 2022-2024 年公司 IPO 規模同比+15%/+20%/+18%,IPO 費率 3.6%/4.0%/4.0%。預計 2022-2024 年公司投行業務凈收入同比+1%/+24%/+16%。

(3)資管:假設 2022-2024 年券商資管規模同比+0%/+7%/+5%,華夏基金非貨 AUM同 比 +10%/+22%/+20% 。 預 計 2022-2024 年 公 司 資 管 業 務 凈 收 入 同 比 +11%/+17%/+19%。

(4)利息凈收入:假設 2022-2024 年市場兩融融資餘額同比-8%/+14%/+11%,公司 兩融市占率 7.7%/7.8%/7.9%。預計 2022-2024 年公司利息凈收入同比-24%/-27%/-8%。

(5)投資:假設 2022-2024 年自營投資資產規模同比+20%/+18%/+17%,自營投資 收益率 2.76%/3.66%/3.66%。預計 2022-2024 年公司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同 比-22%/+56%/+17%。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