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效應:溫水煮青蛙故事背後的誤解

在生活中,你對於“溫水煮青蛙”這句話熟悉嗎?

那麼你對於這句話的由來以及其中的含義理解嗎?

你有沒有想過,溫水煮青蛙的結論其實是錯的

闡述定義

青蛙效應也叫“溫水煮青蛙”,源自於一隻青蛙被慢慢煮死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基本論調是:將一隻青蛙放入溫度很高、很燙的沸水鍋中,青蛙出於本能反應會很快的跳出鍋去。

但如果先將其放入冷水中,對鍋裡的水慢慢加熱,青蛙不會覺察到危險,而是很舒服的待在鍋裡,等水慢慢上升到一定溫度,青蛙不會主動跳出鍋,會慢慢被煮死。

我們很早就熟知這個“溫水煮青蛙”的故事,但是上述的結論後來被科學實驗證明是錯誤的,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真實的結果會是怎樣呢?

背景/來源

關於青蛙效應,不同時期的科學傢都有過相關的實驗:

1869年,德國科學傢格爾茨在研究和探索有關“靈魂”的存在時,設計過一個實驗:

他把一隻切掉大腦的青蛙放在溫度較低的水裡,水溫從17.5℃加熱到瞭56℃,平均每分鐘升溫3.8℃,最後,這隻被切掉大腦的青蛙煮死在水裡。

當場他又做瞭對照實驗,把一隻正常的青蛙同樣放到相同條件的水溫裡,慢慢加熱,青蛙在水加熱到一定溫度時會自動跳出。

1872年,生物學傢亨滋曼也做過類似實驗,他在實驗中用瞭90分鐘的時間把水從21℃加熱到瞭37.5℃,平均每分鐘升溫不到0.2℃。他發現,如果水加熱升溫的速率足夠低,青蛙並沒有跳出來的打算。

此後,奧克拉何馬大學的動物學教授霍奇森也做瞭青蛙實驗。

這次實驗中,他選取的加熱速率是每分鐘上升1.1℃,最後他發現,水加熱升溫到瞭一定溫度以後,青蛙會開始躁動不安,試圖逃離這個環境,而並不是如我們常聽見的故事那樣,青蛙不會有所動作,等待著活活被煮死。

2014年3月份,廣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鄭宇等四名學生專門做瞭這一實驗。

他們在燒杯中放入一定量20℃的水,將虎紋蛙放置於其中加熱,當水的溫度不夠高時,青蛙不會有所動作,隻是呆在水裡,但是當加熱到某個溫度時,青蛙便開始會往外跳。

他們最後得出瞭一個規律:

在水量為440mL時青蛙的平均跳出溫度為30℃,在水量為800mL時,青蛙的平均跳出溫度為32.8℃。

相關科普

從德國科學傢格爾茨的實驗中,我們並不能證明溫水煮青蛙的論調成立,因為那隻被活活煮死在水中沒有跳出的青蛙,並不是因為水溫上升的速率太低沒有覺察到危機而沒有跳出鍋的,而是因為它的腦部被損傷。

所以第一個實驗並不能論證我們平日聽到的“溫水煮青蛙”的言論成立。

1872年生物學傢亨滋曼的實驗隻能證明,如果水加熱升溫的速率足夠低,青蛙越不易覺察到水溫的變化,也就無法迅速的做出逃離反應,但是他的實驗並沒有進一步去論證如果水加熱到更高的溫度,青蛙會不會坐以待斃。

動物學教授霍奇森的實驗以及廣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鄭宇等四名學生的實驗證明瞭:青蛙在水溫不夠高的時候不會做出逃離的反應,但是等水溫到達某個難以忍受的溫度時,青蛙會嘗試跳出。

案例分享

溫水煮青蛙的理論被被科學實驗證明是錯誤的, 但是這個故事作為寓言流傳至今,經常被用來比喻人們不能或不願註意逐漸產生的威脅或對此作出反應。

在這個故事背後蘊含著三層寓意:

1、大環境的變化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成敗。但是大環境的變化有時候很難被覺察,所以我們要有危機感,平時多註意和警惕,多學習。

2、太舒適的環境往往蘊含著危險。習慣的生活方式,也許對你最具威脅。要改變這一切,唯有不斷創新,打破舊有的模式。

3、如果覺察到環境趨勢的一些變化,就需要“停下來”,及時改變自己的思考路徑,換個角度和思路解決問題,多去嘗試新的方法,不斷學習新的路徑。

我相信這些寓意對大傢而言早已是陳詞濫調。

從小就會從父母老師嘴裡聽到類似的教導,現在各種公眾號文章和論壇都會拿這個告誡大傢:

“要有危機感,不要安於現狀。”

“不要呆在舒適圈,要居安思危。”

“要未雨綢繆。”

等等。

但是今天我不想從這個角度去說,我想要換個角度去說點什麼。

大傢有沒有想過,我們總是批判自己、提醒自己沒有危機意識,總是會不斷的宣揚危機感等等,但是我們遇到舒適的環境還是會想要維持。

很多人把這種習慣呆在舒適圈的狀態潦草的貼上瞭“懶惰”或者“惰性”這一類的標簽,然後不斷去批評人不要“懶惰”,不要有惰性等等。

但是從來沒有想過:

“人為什麼總是會習慣呆在舒適圈呢?”

“總是會等到出現瞭問題才會覺得為時已晚呢?”

“總是會後知後覺呢?”

這背後會不會有其他的底層邏輯呢?

我認為原因有如下幾點:

第一,人類基因的模式導致人總是尋求解決問題的最優解,何為最優解?

即:花費最少的能量換取最大的利益。

其實說白瞭這是生物的本能,想要節約體力,保存體力,並且在有限的體力中獲取最大的收益。

這是宇宙的規律,也是生物進化的規律。

基於這種本能,人會自動選擇省時省力的辦法來應對外界環境。就如這個溫水煮青蛙的例子,如果人在水裡每時每刻都有危機感,並且時時刻刻都謹防水溫的變化,那麼人還沒有被開水燙死就會被累死,因為不斷覺察外界變化,時刻準備應戰的姿態是非常消耗的。

所以當人沒有遇到危險之前或者脫離危險之後,都會逐步進入“省電”模式,保存體力和精力,進入到自動化熟悉應對狀態。

第二,人的局限性。擁有危機感確實是件好事,這個道理沒錯,但我們忽視瞭人的局限,還拿溫水煮青蛙這個實驗作為例子,如果水溫代表著環境,青蛙代表人,那麼,如果水的升溫速度足夠小,青蛙就很難發覺。

換做人也是一樣:人所處環境的變化也是一點一點積累疊加的,如果這些變化足夠細小、足夠精微,人很難第一時間捕捉覺察到。

個人見解

所以,擁有足夠的危機感確實是一個理性狀態,但是執行起來並不是那麼簡單,所以很多時候,盡管我們再怎麼小心謹慎,處處提防,還是很難做到真正的居安思危。

這也是為什麼人明明懂得一些道理,但是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之一。

在這兩個底層的邏輯催化下,人即便知道自己要逃離舒適圈,要居安思危,要不斷覺察大環境的變化,要做好預防措施,但是就是很難做到。

因為時時刻刻提防、覺察是一件非常耗費心力的事情,外加上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足夠敏銳,很難觀察到變化的方向,或者,即便觀察到瞭也未必做得瞭那麼多。

並且,人的習慣是有慣性的,並不是自己想停就能停下的,立馬停下過去的習慣需要花費一定時間和精力才能辦到的,不是那麼想當然的事情。

我今天寫出這些觀點,並不是教大傢居安思危、有危機感不重要,而是想要大傢明白,我們為什麼有時候知道一些很重要的道理但卻做不到。

我不希望大傢對於自己和世界的瞭解太過於粗淺、標簽化。

我也不希望人們總是不斷給自己定目標,卻從來都不去深度思考無法實現一個目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就給自己貼上某某標簽後責怪自己,討厭自己,這不是我想要看到的結果。

所以我想要通過這篇文章給大傢一個新的視覺,讓大傢從另一個角度看待自己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