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明”“誠”作何解釋?

文章部分節選自《中國哲學簡史》

——馮友蘭 著

01

在《中庸》裡,誠和明是聯在一起的。《中庸》說:"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第二十一章)這就是說,一個人若是明白瞭日常生活中普通而平常的活動的一切意義,諸如飲食人倫的意義,他就已經是聖人。

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瞭,他也是聖人。

如果做不到,也就不可能完全明白其意義。如果不完全明白其意義,也就不可能完全做到。

02

《中庸》還說:"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第二十五章)這段話的意義很清楚,我倒是懷疑,"仁"字、"知"字是不是該互換一下。

《中庸》又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第二十二章)成己的同時,一定要看到還要成人。

不管成人,也就不能成己。這是因為,隻有通過人倫,即在社會領域內,才能盡其性。這就回到孔子、孟子的傳統瞭,就是為瞭成己,必須行忠、恕,即行仁,這就包含著助人。

成己,就是盡其性,即盡其受之於天者。助人,就是贊天地之化育。完全明白瞭這些意義,就可以與天地參。

完全明白瞭意義,就是《中庸》所說的明;如此與天地參,就是它所說的誠。為瞭達到與天地參,是不是需要做非常的事呢?不需要。

僅隻需要做普通而平常的事,做得恰到好處,而且明白其全部意義。

這樣做,就可以達到合內外,這不僅是人與天地參,而且是人與天地合一。用這種方法可以達到出世,而同時仍然入世。後來的新儒傢發展瞭這個思想,並且就是用這個思想攻擊佛教的出世哲學。

這就是儒傢的方法,這種方法把人的精神提高到同天的境界。它與道傢的方法不同,道傢的方法是通過否定知識,把人的精神提高到超脫人世間的"彼"此"分別。儒傢的方法不是這樣,它是通過推廣仁愛,把人的精神提高到超脫尋常的人我和物我分別。

Reading notes《中庸》說:"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告訴我們能明白常識就是聖人。很多時候,人們在尋別具一格、轟轟烈烈,實際上遵循常識是最難的,成人即可達己,明瞭也就誠瞭,沒有什麼高深的東西。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尊重常識,企業為客戶服務,所有的行為,所謂的轉型、升級,隻有一個標準。能否為客戶更好的服務,所有的本質隻有這一個,不管是實體,還是互聯網,還是人工智能都不是本質,隻是載體,本質是服務好客戶,明則誠也。常識做到瞭就是偉大,平凡堅守瞭就是非凡。一個組織如此,企業實際也如此,正如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裡所講,最終的目的,我們是為瞭獲得別人的愛和認同。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