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從口出,言多必失!管住嘴巴,是溝通的最基本藝術技巧

《鬼谷子》中,有“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意志、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以捭闔,制之以出入。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

大意是說,口是心靈的的窗戶,要通過開和關,控制好出入,才能善始善終,達到說話的目的和初衷。

唐人劉禹錫的《口兵誡》中,有“我誡於口,惟心之門,毋為我兵,當為我藩,以慎為鍵,以忍為閽,可以多食,勿以多言。”

意思是告誡人們,口是心思的門戶,口不應成為我的兵器,而應當成為我的藩墻。用口講話以慎重為關鍵,以忍讓為守門人。口可以用來多吃,不可以用來多說。

古往今來,凡成大事者,無不深諳“禍從口出,言多必失”的道理。

一、基本原則

好事先說、公開說、贊揚說,壞事後說、私下說、委婉,這是說話藝術的總原則。

講好第一句話,後面的溝通就會就會順暢很多。先揚後“抑”的講話方式,往往能拉近對話雙方的距離,為正題起到“潤滑”、開路的作用。

俗語有“一句話十樣說,看你會說不會說”。同樣的一句話從不同的人嘴裡說出來,感覺和效果會大不相同。有些話從某些人嘴裡說出來,親切委婉,使人如沐春風;而同樣的內容從另一些人嘴裡出來,就生硬刺耳,讓人難以接受。

《伊索寓言》中有一則風和太陽的故事,說:一天太陽和北風打賭,看誰能讓行人把衣服脫掉。於是北風鼓足瞭勁兒刮瞭起來,企圖刮掉過路人身上的衣服,但它使的勁兒越大,刮的越猛烈,過路人卻將衣服裹得越緊,直到它惱怒地放棄。看到北風惱怒的樣子,太陽笑瞭,不慌不忙地把暖洋洋的陽光撒向瞭大地,天氣漸漸暖和起來,熱起來,過路人也就把衣服脫掉瞭。

有時候迂回比直截瞭當更有效果,有道理的勸說往往比強迫更奏效, 仁慈、溫和比命令、生硬更容易達到目的。

很多人認為直言是忠貞的體現,然古語有“識時務者為俊傑”,直言也應認清形勢、分清場合、斟酌語句,否則就會如《左傳·成公十五年》所言:“子好直言,必及於難。”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始皇三十五年,秦始皇“焚書坑儒”,在咸陽坑殺儒生460多人,引起扶蘇猶慮,多次進諫:“天下剛剛安定,邊遠地區百姓尚未歸附,儒生們全誦讀並效法孔子的言論,而今陛下卻用嚴厲的刑法處置他們,我擔心天下會因此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始皇怒,貶謫扶蘇於上郡監蒙恬軍。

剛剛統一的大秦帝國,白骨遍地,民生零落,急需一場休養生息,扶蘇欲執行儒傢政策是合適的。可問題是表達政治思想的時機不對,當時的秦國,法傢在朝堂和軍隊中的勢力太強,那些以法傢學說上位的大臣和軍人,絕對不會允許別人抹掉自己的上升通道。扶蘇沒有認清形式,基於表述並推動個人政見,事與願違。

凡是成大事者,無不精通說話這門學問,他們為人處世,懂得少說直話,因為話太直,容易傷人心;有的話點到為止,為對方和自己留下餘地;倘若一個人不會說話,說話不分時宜,不註重顧忌,往往便會禍從口出。

二、因人而異

正如樹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或賢或奸、或智或愚、或勇或怯、或溫或烈、或博或隘、或高或低、或強或弱……”。

俗話說“交淺不言深”,面對陌生人或自己不瞭解的人,最好少說話。隻有知己知彼,深入的瞭解對方,“知其所缺、知其所嗜、知其所欲、知其所能、知其地位、知其優弱、知其志向……”,與對方情感一致,則敞開心扉,與對方心意不同,則關閉心門。

溝通就是要根據對方的身份、地位和強弱等“獨特”進行調整,因人而異,量體裁衣。從而使溝通的過程愉悅,同時又達到說服對方的目的。與老人溝通,不要忘瞭他的自尊;與男人溝通,不要忘瞭他的面子;與女人溝通,不要忘瞭她的情緒;與上級溝通,不要忘瞭他的尊嚴;與兒童溝通,不要忘瞭他的直接;……

鬼谷子的“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俾小”,也是這個道理。

古時候,有個秀才去買柴。他對賣柴的人說:“荷薪者過來!”賣柴的人聽不懂“荷薪者”(擔柴的人)三個字,但是聽得懂“過來”兩個字,於是把柴擔到秀才面前。秀才問他“其價如何?”,賣柴的人聽不太懂這句話,但是聽得懂“價”這個字,於是就告訴秀才價錢。秀才接著說:“外實而內虛,煙多而焰少,請損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幹的,裡頭卻是濕的,燒起來會濃煙多而火焰少,請減些價錢吧)。”賣柴的人因為聽不懂秀才的話,於是擔著柴走瞭。

子路和冉有都有問孔子“聽到瞭就行動起來嗎?”孔子對子路說:“有父兄在,怎麼能聽到就行動起來呢?”而對於冉有,孔子說:“聽到瞭就行動起來。”公西華不解,問孔子何故?孔子說:“冉求做事比較退縮,所以我鼓勵他;仲由勇氣有兩個人的大,所以我打壓他。”

無論是秀才賣柴的故事還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都告訴瞭我們溝通必須因人而異,才能達到最終的效果。

因人而異的嬉、笑、怒、罵,都是表達、都是說話、都是溝通。會溝通的人,嬉笑中就能把問題解決。怒罵,卻讓人口服心服。切莫小看瞭罵人,罵人才是溝通的最高藝術境界,會罵人的人罵瞭人,別人接不上嘴,會罵人的人罵瞭人,讓人聽著舒服,會罵人的人罵瞭人,可以震懾一方。

周總理是一位偉大的外交傢,有很多關於他的外交經典:

有一次,美國代表團訪華,曾有一名官員當面問周總理:“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 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還有一位美國記者在采訪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周總理聽後,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瞭這支貴國的鋼筆。”美國記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

三、話不在多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精,多言不如多知。話不在多,切中要害才是關鍵。

墨子裡有這樣一則故事,子禽問:“多說話有好處嗎?”墨子說:“蛤蟆、青蛙、蒼蠅,一天叫到晚,口幹舌累,但是沒有人去註意他們。而公雞呢,每到黎明就打鳴,天下人都被她驚動瞭,所以說多說話有什麼用呢?隻有在適當的時機說話才有用。”

與多言相比,沉默好似簡單多瞭,但實際上也是不容易做到的,俗語有“三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

有一則寓言。說一隻烏龜厭倦瞭自己的傢,想到外面看世界,他把自己的打算講給兩隻野鴨。野鴨們表示可以幫她實現願望。為瞭空運烏龜,它們在烏龜的嘴裡橫放瞭一根木棍。然後吩咐她說:“咬緊啊,萬萬不能松口”。說完,兩隻鴨子各架起棍子的一頭騰空而起,把烏龜送上瞭天。烏龜架在野鴨之間遨遊,經過的地方,人們抬頭觀看,都十分驚奇。“真是神吶!”大傢喊道,“快看呀,烏龜皇後飛上天瞭!”聽瞭人們的贊嘆,烏龜皇後忘乎所以,他準備開口說點什麼,嘴剛一松開棍子,就從空中掉瞭下來,摔死在瞭那些觀景人的腳邊。

不謹慎的多嘴饒舌、愚蠢的虛榮心,都是成功的共同敵人。在該沉默的時候一定要沉默,否則誰也難保不會像那隻有夢想的烏龜皇後一樣從事業的頂峰直摔下來。

還有一則故事,古時曾經有個小國的使者來到中國,進貢瞭三個一模一樣的小金人,做工精致,金碧輝煌,把皇帝高興壞瞭。可這小國使者同時出瞭一道題目:這三個小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瞭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後來,一個已退位的老臣說他有辦法。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出三根稻草,取出其中一根插入第一個小金人的耳朵裡,這根稻草從小金人的另一邊耳朵出來瞭;第二個小金人,從耳朵插入的稻草從嘴巴裡直接出來瞭;而第三個小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瞭肚子裡,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小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和一個嘴巴,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不傳流言、不播誹語。

歷史上,但凡功成名就之人,都深諳說話之道。他們能在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地點、面對不同的人,說適當的話。魏大將司馬懿、明成祖朱朱棣等人都是這方面的典范。

聰明之人,在說話上會非常謹慎。謹言慎行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每個人都會有一些隻屬於自己的秘密,每個人的心靈裡都會有一些最柔弱的地方不願被別人觸摸,也都可能有幾幅記憶的圖片,寧願關起門來,一個人在燈下獨自欣賞。

懂得尊重人的人知道什麼時候沉默為好,知道什麼時候看透不說透,而那些自以為是、不註意言語輕重對錯的人,常常口出狂言,說話隨心所欲,殊不知那是禍害的開始,不經意的一句話,或許已經傷瞭別人,將給你帶來的是無盡的煩惱,甚至是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所以,

做人要積極上進,不說怨話,看淡得失,多些正能量;

做人要冷靜理智,不說胡話,酒話不受控,傷人多在中。

做人要坦誠正直,不說閑話,不搬弄是非、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做人要留有口德,不說壞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做人要低調踏實,不說大話,言不可輕說,諾不可輕許,信不可輕失;

做人要涵養內蓄,少說直話,拐個彎兒、繞個腳,話留三分地,知人不言盡;

無論生活還是工作,請謹記:禍從口出,言多必失,管好自己的嘴巴,是溝通最基本的藝術技巧。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