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隻是強身健體,兒童體能訓練,比你想象得重要

雖然現在的父母在孩子還小時就註重培養其語言能力、數學能力及英語能力,但唯獨不重視體能,隻把它當成孩子的興趣,覺得可以讓孩子強身健體,提高他(她)的免疫力,其實體能訓練對孩子身心的發展比我們預想得更重要。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接觸某些體能訓練時,會影響骨骼發育,造成身體形態的損傷,比如學體操會不會長不高。

為什麼體操運動員的身高普遍不高?

那是因為在選拔體操運動員時,有意選擇瞭身材矮小的孩子,因為他們身輕如燕,重心穩,因而落地穩健,翻轉動作軸徑小,更加賞心悅目。但是,在幼兒園或者舞蹈班學習的幼兒體操隻是一些基本動作,對孩子的身高並沒有影響,該體操隻是鍛煉瞭孩子身體的綜合素質,包括力量、柔韌性、協調性、靈活性等,是學習舞蹈、遊泳等其他項目的基礎。體操屬於伸展運動,一般來說不會抑制身高,反而對長高有好處,但要註意運動適量,強度過大可能造成傷害,抑制孩子生長。

體能訓練鍛煉得不止是身體

體能是反映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的關鍵性指標,良好的體能是一切競技運動和身體活動的基礎[1-2]。而體能訓練是基礎、是地基,孩子在幼兒期和青春期生長發育都十分迅速和旺盛,體能訓練對他們的生長發育、智力以及心理都有積極、重要的作用。

在人體8大系統中,神經系統的發育最先最快,除瞭必要的營養外,還必須有足夠的信息刺激。肌肉在運動時所產生的生物電,對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較大,動員的細胞很多,當大腦受刺激後會通過神經向身體各部分發出指令,這就有利於提高大腦皮層細胞活動的強度、靈活性、均衡性和分析、綜合能力,使整個大腦神經系統的功能加強[3]。

人腦貯存信息的能力很強,它的實際貯存量隻占腦細胞的一小部分,還有相當大一部分腦細胞屬於“處女地”,而體育鍛煉正是開發提高大腦貯存記憶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心理學研究證明,記憶的貯存需要有蛋白質的合成,這種合成受核糖核酸(RNA)的支配,體育鍛煉會提高RNA的含量,促進它的合成。此外,經常鍛煉還可以促使大腦釋放內啡肽,這種化學物質有促進智力發育,幫助記憶的作用。有研究證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都比不愛運動的學生強一些[4]。

自我概念是孩子對自己的總體認識,有積極與消極之分,持有積極自我概念的孩子自信、自我期望較高,在各方面的表現更加優異[5]。

有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孩子比不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孩子對自己的評價更為積極。建立一個積極的自我概念有助於提高身體的自我價值和自尊心[6]。

孩子天生好動,適當的運動可以刺激他們的情緒中樞,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同時,運動也可以減少孩子的不良情緒的產生,轉移他們的註意力,或者使其適當地發泄不良情緒[6]。良好的情緒體驗會使孩子更活潑、開朗、積極和充滿信心。

體能訓練的正確開啟姿勢

雖然體能訓練對孩子有很多好處,但也要根據孩子的年齡、身體發展來選擇項目,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可錯過的運動敏感期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雖然各種器官機能的發展不均衡,但身體素質卻有著明顯的發展規律,存在一個或幾個身體素質增長速度特別快的時期,即身體素質敏感期。

如果孩子在敏感期內進行相應的體能訓練,無論是對身體素質的提升,還是日後專項運動發展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可是一旦錯過,身體素質發展就很難達到理想水平。

在此期間,孩子的關節靈活、骨骼具有可塑性等特征,是加強柔韌練習的最佳時期。

在靈敏協調素質敏感期,大腦皮層和延腦的中樞神經系統逐漸發育成熟,利於調節肌肉活動的支配,但需註意,靈敏協調訓練應與其他素質練習交替進行。而在速度素質敏感期,肌肉反應速度最為顯著,運動頻率也在不斷增強,可通過發展肌肉力量來提高速度素質。

由於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尚未發育完善,應采用有氧耐力訓練,可以刺激相關系統更好地發育,但負荷不宜過大。

這時人體肌肉骨骼纖維逐漸形成,肌肉開始橫向生長,肌纖維變大、變粗壯,適當的力量訓練對少年兒童的肌肉發育、肌肉力量、用力姿勢都能形成良好的影響。

體能訓練項目應與生長發育相一致

大多數父母在給孩子選擇體能項目時,不是根據自身喜好就是盲選,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遵循與身體生長發育相一致的原則。也就是根據孩子的身體發展,選擇相應的體能訓練:

01

3歲前的孩子可以安排如爬行、走、跑、跳類的簡單活動,3歲後的孩子可通過學騎自行車來發展平衡和協調能力。

02

5~7歲的孩子可以交替兩條腿來上下樓梯,交替雙腿跑、跳、越級而上,能單腳蹦和站立,能用手接住壘球大小的球,而且有很好的平衡能力,所以這個階段重點在培養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可選擇如空手道、足球、遊泳、瑜伽、直排輪、跳繩等,但不能承受大強度,長時間的運動。

03

8~11歲的孩子,可以發展身體的基礎素質,但仍需以興趣為主,註意避免強對抗、高風險的運動項目,以免出現損傷,影響孩子的興趣甚至身體發育。可選擇的項目比如乒乓球、籃球、羽毛球、舞蹈等這類非身體對抗類的運動。

04

11~14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從事任何運動,並開始喜歡參加團隊運動。在訓練中可引入技戰術練習,學習更復雜的技能,發展一般力量,強調有氧耐力、柔韌、協調、平衡的提高。

體能訓練在傢也能做

除瞭參加體能課外,父母還可以根據孩子的體能發展特點,在傢帶孩子活動起來,既鍛煉瞭身體又增加瞭親子互動。

四大親子互動

1.跳格子

父母畫出格子,讓孩子根據數字或者字母的順序進行連續跳。或者父母喊數字,讓孩子跳到正確的數字格子裡。在這項活動中,既讓孩子增加瞭數字認知,又鍛煉瞭下肢肌肉力量和身體控制能力。

2.走小橋

父母在地上貼或畫一條0.2~0.3cm寬的直線,讓孩子沿著直線一腳跟一腳往前走、倒著走或者提踵走。這項活動可以更好地鍛煉孩子的平衡能力。

3.保齡球

在地上放置目標物體(如紙杯、礦泉水瓶),還可以在目標物上寫上數字和圖形,將球滾向目標物並準確擊中。這個活動在於鍛煉孩子的視覺追蹤能力、手眼協調、對球的小肌肉控制力。

4. 小推車

父母根據孩子的能力,先托住孩子腹部和膝蓋的位置,讓其慢慢往前爬,再抓住孩子腳踝往前爬。可在爬行的路線上設置障礙,增加難度和挑戰。這項活動可以鍛煉孩子的上肢力量。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從小進行體能訓練,可以為他們的身心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但也要註意一點,隻有做到科學的體能訓練,才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在此,大力嬤嬤提醒各位父母,體能訓練是伴隨人一生的活動,應該根據個人差異來選擇體能鍛煉的方式以及強度。

特別鳴謝:菲動武道體能&美式早教托育Zumbini中國區學術副總裁葉佳榮女士支持

*文章配圖均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參考文獻:

[1]Ortega F B, Ruiz J R, Castillo M J, et al. Physical fitnes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 powerful marker of health [J] . Int J Obes (Lond), 2008, 32(1): 1-11.[2]Ruiz J R, Castro-Pinero J, Artero E G, et al. Predictive validity of health-related fitness in youth:a systematicreview [J] .Br J Sports Med,2009,43(12):909-923.

[3]陳慧敏. 身體運動與兒童智力開發[J].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109-112.

[4]鄧國良, 紀麗娟. 堅持體育鍛煉, 開發大腦智能[J]. 淮陰工學院學報, 1994(1):17-19.

[5]蘭玉萍. 運動對兒童心理發展的積極影響[J]. 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 2012(01):46-49.

[6]李強. 身體運動與幼兒心理的發展[J]. 現代經濟信息, 2013(18):462.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