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們的簡歷,暴打很多高學歷的職場精英

小學生們的內卷,從簡歷開始

這年頭,好工作難覓,一堆人搶一個工位的情形比比皆是。

為瞭從諸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很多年輕人便開始在自己的簡歷上下功夫。

有到處找“大廠必過模板”的,有花錢請“專業人士”潤色的,甚至還有劍走偏鋒,在簡歷裡吹自己酒量和車技的……

然而,不論這些求職者如何折騰,他們最終所打磨出來的簡歷,卻很有可能拼不過一名6年級的小學生。

六邊形小戰士

有人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話放到今天的“小學升初中”上,同樣適用。

畢竟有口皆碑的好初中,每座城市就那麼幾所。

想要被它們錄取,傢長就需要用一份十幾頁厚的“小升初”簡歷,來證明他們的兒子或女兒足夠優秀。

首先,在“小升初”的簡歷裡,考試滿分是一種常態,全科優秀是最低配置。

·圖源:小紅書@寶藏阿古老師

如果這孩子有一門考“失誤瞭”,拿瞭97分,他傢長都不好意思往簡歷上填。

當然,隻有好成績還不夠,畢竟在傢長們看來,一個優秀的孩子肯定是多才多藝的,是全面發展的。

於是,在優異成績的基礎上,傢長們開始在“小升初”的簡歷裡堆 證 書。

·圖源:小紅書@寶藏阿古老師

在成年人的應聘世界裡,幾十份證書也可能換不來一個工作。

但在小升初的戰場上,證書就是裝備,競賽則是彈藥,一個小學生準備得越充分,能走進自己心儀學校的幾率就越大。

因而,在小升初簡歷裡,展示證書的部分通常都有好幾頁,宛如一排排勛章層層疊疊。

·圖源:小紅書@寶藏阿古老師

這兩年,國傢一直在出臺政策減負,嚴禁超標超前培訓。今年9月,教育部再發通知,明確指出不能把競賽成績作為入學標準。

但傢長們卻熱情不減,他們甚至還借用瞭自傢孩子所使用的語言體系,開發出瞭一套“小升初”暗語。

·部分暗語

他們用各種縮寫來指代學校與考試,如同地下工作者一般,交流著帶孩子刷證書的故事。

·圖源:小紅書@糖寶和安媽

證書的數量要足夠多,這就讓許多周期短的比賽,成瞭傢長們的首選。

像下面這個“冰心杯”作文大賽,最大特色就是最快一個月出結果。

證書的質量也要足夠高,這就讓許多全國級的比賽,成瞭傢長們爭搶的熱門。

像前兩年被稱為“小升初敲門磚”的劍橋KET/PET英語考試,考試名額剛在網上放出,就被一秒搶光,500元的考試費,生生被傢長們炒到4000塊錢。

·KET/PET在2021年曾一度被叫停,但據說現在又死灰復燃瞭

有北京傢長在網上搶到瞭海口市的一個考位,不惜帶著孩子直接飛過去參加考試,稱“就當是旅遊瞭”。

更硬核的,直接跨級打怪,讓上小學的孩子直接考雅思,並在拿到一個可以出國留學的分數後,輕嘆一句:“考砸瞭”。

證書還要盡可能多元化,要體現出孩子能文能武,全面發展。

所以,要想刷證書,就必須讓孩子先刷滿各種特長的能力值。

於是,一個小學生的日程,就被切割成瞭若幹個固定的團塊,每一個小時各司其職,共同打造出一個六邊形的“全能小升初戰士”。

孩子們當然也有自己的娛樂時間:

有傢長會讓自己的娃看紀錄片,通常是《中國通史》《河西走廊》,就算是休閑,也別忘瞭記筆記。

當然,許多新時代的傢長都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娃並不是什麼世不二出的天才。

所以,這些傢長就選擇勤能補拙,笨鳥先飛——六年級的小升初戰爭,我們四年級就要開始準備瞭。

有傢庭索性直接模仿高考模式:“小升初”倒計時1000天,走起。

如果不打好提前量,那麼根據下面這位“過來人”傢長的經驗,你的孩子即便通過瞭“小升初”的考驗,也會在初一被“卷王們”虐到自尊心崩塌。

況且,隻刷證書就能刷到自己心儀的初中?

你的孩子還必須至少有一項愛好,或者是沉浸於航模,或者是著迷於星空,總之就是要成為某個方面的小專傢。

·沒有最愛又怎麼瞭?

此外,一個優秀的準初中生的人生,還需要兼具寬度與厚度——既要多才多藝,又要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歷。

所以我們看到,一個來到這個世界不過10多個年頭的小孩,不但能主持學校的各種大型活動,還能在國際化的論壇會議上發言,與央視著名主持同臺表演。

當然,到瞭這一步,拼的就不隻是孩子的個人素質瞭,還有雙親的人脈與財力。

也因此,有的孩子即便是媒體競相報道的網紅,也必須回傢認真準備小升初;

有的孩子因為認真準備小升初,所以“必須”成為媒體競相報道的網紅;

上述這一切,最後都會被凝聚在那份“小升初”的簡歷裡。

它的電子版,被傢長們發進瞭心儀初中的官方郵箱;

紙質版,則被競相投進學校門口收發室的投遞箱裡;

·網傳某中學門前塞簡歷的傢長們

當然,這兩年,伴隨著政策的改革,許多學校為瞭貫徹公平,已經明確表明拒收簡歷,改為搖號。

於是,那一個個裝滿瞭驕傲與期待的文件袋,就全都被門衛扔進瞭垃圾箱。

·網傳,動圖來源:小紅書@陪讀老母親

但傢長卻仍舊抱有幻想,他們用盡各種手段,隻為瞭能讓校方過一眼自傢的寶。

有父母甚至找來命理大師佈局,將初中的入學考試托付給某種更高位面的意志。

畢竟,在綿長的焦慮與不確定中,也隻有捉摸不定的玄學,能成為傢長們最後的救命稻草。

這種焦慮,也會自然而然地傳遞給他們的子女。

在人生觀還遠沒有形成的十一二歲,我們看到這些少男少女在“小升初”的壓力下,一個個背負上瞭不屬於他們年齡的重擔。

沉重的假成熟

激烈的“小升初”內卷,擰緊瞭無數六年級孩子人生的發條。

面對這種緊繃,許多孩子甚至將承擔壓力,視作一種“我長大瞭”的證明。

在社交媒體上,有孩子模仿著高中生的口吻,書寫著不屬於自己這個年齡的痛苦;

而更多的孩子則選擇錄制所謂的“小升初”VLOG,模糊地將自己日復一日的勤奮與熬夜,當作一種成長的必經之路。

更有孩子直接在社交媒體上莊嚴宣告:“六年級瞭,該小升初瞭,退博瞭。”

而這,造就瞭一種沉重的,來的有些過早瞭的成熟,造就瞭一種上一代父母經常掛在嘴邊的“懂事兒瞭”。

2018年,鎮江的一個六年級小學生在因“小升初”與母親大吵一架後,離傢出走。

孩子並沒有逃向網吧和同學傢,而是獨自待在便利店裡——繼續學習。

在社交媒體上,有5年級的孩子明確將明年的目標定為“市三好”,有6年級的孩子主動去參加小升初咨詢會,甚至還有傢庭,父母都已經卷不動放棄瞭,孩子卻希望血拼到底。

但又有多少十一二歲的孩子,能夠抗住這如同高考一般的壓力呢?

瘋狂掉頭發,一個暑假莫名胖瞭20斤……這些成年人在緊張和焦慮下所產生的亞健康癥狀,竟開始出現在那些小升初的孩子身上。

而且,比生理問題更嚴重的,則是心理問題。

在一個心理咨詢網站上,你能看到大量小學生痛苦的自白。

小升初給這些孩子造成瞭巨大的心理負擔。有人因不如別人優秀而感到煩躁,有人將這場考試同父母和自己的尊嚴深度捆綁,還有人則覺得一旦考砸失利,那就天崩地裂,萬事休矣。

當兒童的心理扭曲到一個極端,他們便會開始偷偷自殘,甚至尋找自殺的方法。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瞭去年4月,四川達州有兩名6年級的女生,因成績不理想而選擇一起從34層的高樓一躍而下,雙雙墜亡。

就算再早熟,他們終究也隻是一群還遠沒有長大的孩子。

當這些孩子終於僥幸翻過瞭那座名叫“小升初”的大山之後,他們會疲憊地發現,前方還有那名為“中考”和“高考”的,更陡峭險峻的未來在等待著他們。

最終,孩子們全部的青春和血汗,又會被壓縮進那一張張A4紙大小的求職簡歷裡,成為“教育經歷”下方的三四行文字。

這些文字,是他們過去20多年足夠優秀的證明,卻無法成為他們未來20年成功的保障條例。

然而“競爭與考試”就是一輛永遠向前狂飆的戰車,隻要與之綁定,不論是傢長還是孩子,便都再也無法叫停。

2020年7月,陜西安康,一個準初中生剛參加完小升初考試,就被父母強拉著來到瞭當地的高考考場的外面。

小夥子坐在門口,觀摩著那些走進瞭考場,馬上就要迎來解放的哥哥姐姐,觀摩著那個他似乎必將會經歷的,充滿瞭高壓與迷茫的未來。

當記者問及小夥子此行有何感受時,他直言不諱,說出瞭無數同齡人和他們傢長的心聲:

文章來源於X博士 ,作者抓絨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