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起名字到畫logo,耐克都是特隨便一牌子

耐克的“對勾”,可以說是史上最成功的logo瞭。

簡約有力,動感十足,延展性賊強,還和特步聯合承包瞭中小學試卷,堪稱學生最愛品牌瞭。

別看如今耐克傢大業大,回想剛起步時,連名字帶logo,都來的特隨便!

年輕時的菲爾·奈特

一個熱愛跑步的小夥,菲爾·奈特,不顧傢人反對,從普華永道辭職,跟著大學田徑教練比爾·鮑爾曼一起賣跑鞋瞭。

他們給公司起瞭個名字叫藍帶,據說還是奈特跟供應商談生意時臨時想的,從一開始就這麼隨便。

當時的美國運動鞋圈,是阿迪達斯、彪馬這些德國貨的天下,厚重皮革和金屬的釘鞋是當時的主流。

這師徒倆還就不喜歡德國貨,日本品牌鬼塚虎的鞋子更輕便柔軟,他們認為這才是未來的趨勢,於是藍帶成瞭鬼塚虎的代理商。

藍帶公司能力驚為天人,很快就吃下瞭美國的大塊市場,成瞭鬼塚虎美國獨傢代理。

總賣人傢的東西,根本滿足不瞭師徒倆不羈放縱愛自由的心。鮑爾曼忍不住,自己設計瞭一款鞋Cortez。

本來日本總公司不樂意,鮑爾曼就是不認慫,結果一不小心風靡瞭全美,後來這款鞋有個別名“阿甘鞋”。

“阿甘鞋”給鬼塚虎賺瞭大把錢,按理應該感謝藍帶。但是,鬼塚虎飄瞭。先款後貨,好貨留給日本,反正就一句話,你藍帶不如賣給我吧!

奈特發飆瞭。不給我貨?

隨便!老子自己幹!

決定獨立後,奈特召開員工會議,商量新公司名字。他提出,不如就叫“六度空間”吧!面對老板提出的,這個像某衛生巾的名字,員工的反應出奇的一致:

老板你也太隨便瞭…

奈特也是要面子的人啊,那你們想一個!就給12小時!沒有就用六度空間!

其中最頭疼的是銷售扛把子傑夫·約翰遜,畢竟出去談客戶的是他,遞上六度空間名片的也是他,他必須想一個好名字!

約翰遜躺床上翻過來滾過去想瞭幾個小時,啥也想不出來。於是,他決定,先睡一覺…

夢裡他看到一個人,不對,神。他夢見瞭希臘的勝利女神 NIKE 。

NIKE 是勝利的化身,古希臘人認為 NIKE 庇護的一方會贏得最終勝利。崇尚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會,一直以來也把NIKE刻在獎牌上。這個意象非常完美。

盧浮宮展出的勝利女神像

轉天約翰遜就在會上提出 NIKE 作為公司名。員工的反應又出奇的一致:

奈特雖然不爽,也不能說啥,NIKE這名字就定下來瞭。

這麼隨便的打發名字後,logo的誕生也沒好到哪去。

奈特忙公司的事外,還兼著一份會計老師的工作。公司剛起步,正缺人手,借著老師的身份,他打聽到有一個設計系的學生,叫卡羅琳·戴維森,正為上不起油畫課發愁。

卡羅琳·戴維森

我看戴維森後來的回憶時,總覺得怪怪的。腦補一下,大概是這個感覺吧:

時薪兩美元,做一些圖表、視覺設計。當年戴維森也是真窮,這麼低的工資都接瞭。不過神奇的是,後來發生的事情證明,接受奈特邀請,絕對是戴維森做的最正確的決定。

沒多久,她就接到瞭設計耐克logo的任務,奈特著急用,給下的brief也很簡單:

“動手吧孩子!按鐘算錢啊!”

戴維森先是大量的畫草稿,在紙巾上描出來,貼在鞋子上,不斷的調整。17.5工時後,她交瞭五個方案。

挑瞭半天,最終挑瞭這個對勾:

奈特的反應:

“我不是很喜歡這個,不過我想應該會習慣的。隨便吧,湊活用。”

當時的戴維森沒有料到,這個價值35美金的logo,將給她帶來什麼。後來戴維森繼續為耐克做瞭幾年設計,之後就辭職做自由職業者去瞭。

1983年,耐克邀請戴維森回來參加一次午宴,餐桌上她收到瞭一隻鑲有鉆石和Swoosh的金戒指、一封證書,以及未知數量的股票。不敢想現在已經漲到什麼德行瞭。

戴維森的戒指

經常有人問設計師,你的作品都是怎麼來的啊?

戴維森還就真的可以說:“嗐,不就是隨便做做嘛!”

這個鉤被命名為“Swoosh”,象征勝利女神的翅膀,象征著速度,象征著動感。又像英文victory(勝利)的首字母V。

丘吉爾的勝利手勢

不過,Swoosh最直接最準確的理解應該是

幾十年來,耐克logo雖有調整,但Swoosh這個鉤子一直沒變過。

最早戴維森設計的logo,由框線的對勾和小寫的斜體“nike”組成。

1978年,對勾變成實體,“NIKE”改成大寫。

1985年,標志組合在方形中,正負形效果。

現在,耐克去掉文字,單獨使用Swoosh。就一個鉤!就這麼隨便!

“隨便”的設計,往往能帶來更大的延展性。設計師在這個鉤上也玩出瞭不少花樣。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耐克朗·詹姆斯耐克笑

耐克的隨便已經嵌入基因,隨便到廣告語從死刑犯身上扒來。

當時承接廣告語的是丹·威登,到提案前一晚,威登還是啥都想不出來。直到後半夜,他想起十年前一個殺人犯-加裡吉爾摩。

這位渣滓非常隨便的殺瞭兩個普通人,毫無悔意,結果正好趕上美國恢復死刑,就光榮的當瞭第一人。

法庭審判時的加裡吉爾摩

斃他之前,執行官問有什麼遺言,他說:“Let's do it!(動手啊!)”

威登在此基礎上,寫下瞭“Just do it!”當時他帶著五個方案去見奈特,還有一個寫的是“Just fuck it!”還好當時奈特脾氣好。

這麼隨便出來的一句話,又一不小心被稱為“20世紀最優秀的廣告語之一”。

耐克誕生的過程充滿這樣的傳奇,而創始團隊總能讓這些隨便的產物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從一個小小的代理商到行業巨頭,本鯨也隻是摘些小段子,為大傢解構耐克這個龐然大物不為人知的一面。希望你能喜歡。

不過要比隨便,可能還是我國更勝一籌,氣死耐克,哼!

剛組瞭一個設計愛好者群,歡迎大傢來看設計聊設計

加微信:talktowhale拉你進群,進群暗號【知乎來的】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