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專訪丨上海第一人民醫院足踝外科王傳舜:足踝扭傷診斷與治療

王傳舜

上海第一人民醫院足踝外科 專科醫師

美國杜克大學足踝外科 臨床訪問學者

擅長

足踝部位運動損傷、急性創傷、慢性疼痛勞損、創傷後遺癥、足踝部位先天及後天畸形、足踝部位關節炎等疾病的綜合診治,精通各種微創關節鏡手術及開放手術技術,能夠針對患者病情采取個體化治療,關註功能恢復及早期功能鍛煉。

擔任職務

美國足踝外科醫師協會國際會員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骨科分會足踝學組青年委員

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專科分會青年委員會“浦菁薈”足踝組委員

上海市歐美同學會會員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足踝外科主治醫師王傳舜 仁心仁術醫治足踝疾病,與患者真誠溝通,守護患者健康每一步。牢記使命,不忘初心,一絲不茍,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敬畏生命,用愛心、智慧、學識、技藝為患者解除病痛,使患者重新感受生活的愉悅。本期名醫訪談,我們有幸邀請王醫生一起探討“足踝扭傷診斷與治療”的有關話題。

醫學上的足踝扭傷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崴腳,當人在進行跑、跳、下樓、下坡等一系列的運動時,如果出現著力不當,超出瞭足踝部組織的正常承受范圍,會引起其肌肉撕裂、韌帶損傷、關節錯位,甚至足踝部骨折。再加上受傷的組織會引起周圍的血管破裂,因此從外觀看受傷的腳踝呈現淤血腫脹的外觀。為瞭使患者在足踝扭傷後不留下後遺癥,建議患者在扭傷後及時前往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

1、崴腳之後,患者如何判斷是否發生足踝部骨折?

當患者出現崴腳情況時,不要急於站立行走,而是要先稍微活動一下受傷的腳,判斷一下自己是單純的肌肉扭傷還是足踝部骨折。單純的肌肉扭傷,在患者活動腳腕的時候,不會出現劇烈的疼痛,如果在外力的扶持下,能勉強的走路。若是患者在扭動腳踝的時候劇痛難忍,伴有骨頭的摩擦聲,腳踝處腫脹且無法單獨站立,此時可考慮為足踝部骨折,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2、足踝部骨折都要做手術嗎?什麼樣的足踝部骨折需要手術治療?

不是所有的足踝部骨折都需要進行手術。輕度的足踝部骨折,若隻是骨頭之間有縫隙,無明顯的錯位,隻需要用石膏固定,待其自然愈合即可。如果是嚴重的骨錯位、骨碎裂,則需要在醫生的診斷下,進行手術內固定,恢復正常的解剖結構,以避免將來出現功能障礙,影響患者正常行走。

3、撕脫性骨折是怎麼回事?要緊嗎?

撕脫性骨折常見於因關節韌帶所受的拉力較大,引起其骨骼附著處的骨片撕脫。簡單的說就是在較大的拉力下,韌帶扯下一小塊的骨頭,就像拔蘿卜的時候帶著一塊泥巴一起拉出來瞭。通常撕脫性骨折不算特別嚴重的損傷,臨床上在治療撕脫性骨折一般與處理韌帶損傷類似,常采用石膏外固定,6到8周左右能夠獲得愈合。將來再拍片子,可能還會看到撕脫遊離的小骨片,這個時候不必緊張,因為骨片周圍的韌帶與疤痕已經獲得愈合,隻要局部沒有明顯癥狀,就不必在意。

4、崴腳後不是骨折,就沒事瞭嗎?

崴腳後不是骨折,並不代表沒事。崴腳後肌肉扭傷會引起腳踝處腫脹,觸摸時有壓痛感,輕者是韌帶拉傷,嚴重者可出現韌帶斷裂,容易使關節出現半脫位的現象,同時也會在行走的過程中對關節造成摩擦傷。大部分的腳踝扭傷都是出現在患者運動跳躍時發生的,如籃球、足球。但女性朋友穿高跟鞋,遇到道路不平的地方時,也會崴腳。一般情況下,輕度的腳踝扭傷,在受傷後的2周後,疼痛逐漸減輕,腳踝逐漸恢復正常,但如果患者感覺患處疼痛難忍,日益加重,需要及時就醫。崴腳後出現踝關節撞擊征、慢性踝關節不穩以及距骨骨軟骨損傷的情況並不少見。因此崴腳後即使不是骨折,也需要註意觀察患處的恢復情況,避免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使其恢復不好而留下後遺癥。

5、經常崴腳是怎麼回事?經常崴腳,會留下什麼後遺癥嗎?

經常性崴腳提示慢性踝關節不穩,常和患者在一次嚴重的崴腳後沒有經過專業的處理或者踝關節韌帶恢復不好有關。踝關節韌帶起到固定踝關節的作用,若患者在一次嚴重的扭傷後,沒有及時得到治療或者沒有等韌帶完全恢復正常而進行行走,則會使踝關節韌帶出現松弛的現象,無法維持踝關節的穩定,導致患者經常出現崴腳的情況,時間久瞭還存在引發創傷性關節炎的可能,導致嚴重疼痛,功能受限。

6、經常崴腳後,可以做哪些康復訓練?這些康復訓練能夠修復韌帶嗎?

經常性崴腳和韌帶受到損傷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患者在崴腳後,要及時進行處理,目前比較受推崇的是“P.O.L.I.C.E.”方案,包括護具保護(P, Protection),適當負重(OL, Optimal Loading),冰敷(I, Ice),加壓包紮(C, Compression),抬高患肢(E, Elevation)。此外患者可以在專業康復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關節活動度、力量以及本體感覺的訓練治療,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進而防止再次損傷。隻要患者妥善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在大部分情況下,功能是可以獲得完全恢復的。

7、經常崴腳,需要做哪些檢查?

患者反復發生崴腳,就考慮為慢性踝關節不穩,其原因可能是踝關節的關節囊或韌帶松弛導致的。患者若想明確問題所在並想改善這種情況,建議到專業的足踝外科醫生處就診,醫生臨床查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抽屜試驗”陽性,則提示存在關節不穩,另外根據醫生的判斷可能還需要進行X光、磁共振、超聲等檢查協助診斷。

8、經常崴腳,什麼情況下需要手術治療?

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或者體育鍛煉過程中經常崴腳,由足踝外科醫生評估確診慢性踝關節不穩,可以先嘗試一段時間的康復治療,如果這樣的治療效果不理想,就應該考慮手術治療瞭。

9、手術怎麼治療習慣性崴腳?韌帶修復還是重建?

對於習慣性崴腳(慢性踝關節不穩定),主要的手術方法包括韌帶修復與韌帶重建。韌帶修復手術中,利用原先松弛的韌帶或者斷裂韌帶的殘端,進行縫合修復,目前主流的改良Broström手術就是一種韌帶修復手術,這個技術在縫合修復韌帶的基礎上,還進行韌帶周圍軟組織的縫合加強,可以有效恢復踝關節的穩定性。如果原有的韌帶結構太過薄弱,無法修復,就需要進行韌帶重建手術瞭,這意味著要用自體肌腱(病人自己身上不太重要的肌腱)或者異體肌腱(來自死者捐獻的肌腱組織)來重建韌帶結構。應該說,韌帶修復手術適用於絕大部分的習慣性崴腳;而韌帶重建手術應該用於韌帶修復手術失敗的翻修病例,或者極個別病程較長的關節嚴重不穩的案例。

10、手術能夠達到什麼效果?術後什麼時候能夠下地?

理想的手術可以大部分甚至完全恢復踝關節的穩定性,讓患者能夠重歸受傷前的狀態,對於專業的運動員或者舞蹈演員,也完全有希望重返賽場與舞臺。人體韌帶的修復時間是6到8周,在踝關節不穩的手術治療之後,通常要進行石膏或者支具的固定,早期不負重,然後逐漸從部分負重過度到完全負重,大部分病人可以在術後6至8周的時間開始恢復正常行走,術後3至4個月開始低強度的運動鍛煉,術後半年可以進行高強度的對抗運動。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