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藝研究丨蘇州泥塑

原作者:梃梧

註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蘇州泥塑,與無錫惠山泥人、天津泥人張、潮州浮洋泥塑並稱為“中國四大泥塑”。其中蘇州泥塑發祥最早,以圖案豐富、高雅細膩著稱,匯集民俗、宗教、雕塑、繪畫、書法等於一身而獨具價值。

1蘇泥小史

泥土,是制作泥塑最關鍵的材料,但並非任何泥土都適合做泥塑,不過蘇州的泥土,恰好合適。清代顧祿曾在《桐橋依棹錄·捏相》中寫道:“虎丘有一處泥最潤,俗稱滋泥,凡上細泥人、大小絹人塑頭,必用此處之泥,謂之虎丘頭”,說得就是虎丘泥之好,惹得泥塑藝人們爭相使用其去制作最細致的部分,而虎丘一地就地處蘇州城的西北郊。所以,正是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蘇州的泥塑藝術從很早就誕生瞭。

(漢代)陶捧盒男侍俑 蘇州博物館藏

據現有的考古證據證實,蘇州泥塑於漢代就已經存在,且頗受人們喜愛,不論階層。距今已在蘇州天寶墩M23、白洋灣和虎丘鄉等漢墓發現瞭經過泥胎捏塑、火力燒制的動物俑,當然也有人物俑,如現藏於蘇州博物館出土於虎丘的“漢代陶捧物男侍俑”。而之所以能在蘇州墓中發現如此精美的泥塑,主要有兩點原因,其一為漢代厚葬之風盛行,其二則是蘇州曾為春秋戰國時期吳國的國都,至漢代已然發展成為瞭一座繁華城市,故用陶俑作陪葬品自是大有人在。此外,泥陶在漢朝時除瞭用來陪葬外,還做孩童玩具使用,據東漢王符《潛夫論·浮移》記載,“或作泥車瓦狗,馬騎倡俳,諸戲弄小兒之具以巧詐”,可見泥陶玩具在當時已經是十分普遍瞭。

(漢代)陶捧雞男侍傭 蘇州博物館藏

由漢至唐,經過“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歲月,蘇州泥塑得到瞭進一步的發展。寺廟興修使得對佛造像的需求直線上升,並造就瞭一批巨匠巧作。其中雕塑羅漢最好的當屬“塑聖”楊惠之,他與“畫聖”吳道子齊名,且兩人都曾向張僧繇學繪畫,自然有人猜測,楊惠之放棄繪畫轉攻雕塑,是因其繪畫之功不如吳道子,但又不願屈居其下,故另尋他路。目前蘇州甪直保聖寺內,還保留有九尊泥塑羅漢,據傳即是出自塑聖楊惠之之手。

(唐代)楊惠之[傳] 保聖寺羅漢塑像 圖源網絡

到瞭宋代以後,蘇州小型泥塑發展得更為火爆,這與宋代市井文化的發達、商品經濟的繁榮脫不開幹系。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十六)就曾記載瞭市場上售賣泥塑摩睺羅(泥質兒童玩具,多以彩繪的泥塑男孩為主)的熱鬧場景,“今行在中瓦子後市街眾安橋賣‘摩喝羅’最為旺盛”,甚至直言 “惟蘇州者極巧,為天下第一”。實際上,在當時賣泥塑已經成為瞭一項職業,有民間藝人專門制作泥塑進行售賣,像袁遇昌、包成祖等,甚至還采取模制批量生產的辦法,使之成批出售外地。當然,宋代蘇州泥塑佛像制作也沒有停歇,也到達瞭相當高的藝術水平,在蘇州瑞光寺塔中就發現瞭兩尊宋代初期彩繪描金的泥制觀音像,至今仍栩栩如生。元代蘇州泥塑的發展,由於史料的匱乏,目前尚無確論。

(宋代)宋代泥塑童戲像 鎮江博物館藏

明清兩朝是蘇州泥塑的興盛期。那時,由於蘇州交通方便,加之虎丘的泥好,蘇州的虎丘、山塘街、玄妙觀一帶形成瞭專門的玩具市場,有多傢泥塑泥人的鋪子,商賈雲集,往來的外地遊客經過這裡大都會選購些留以紀念或贈送他人,“虎丘泥人”的名聲也越發響亮起來。為貼合市場需求,蘇州泥塑的品種也更為多樣,不再像之前一樣多以節日作為主題進行制作,而是結合蘇州本地興起的昆劇的特色,創作戲文泥人。而這種泥人的制作也更為講究,以手捏為主,且為瞭展現戲曲裡面的故事情節,一般兩至三人為一座。到瞭清康熙、乾隆時期,由於昆曲的知名度越發擴散,戲文泥人也風靡一時。

(當代)潘聲煦 牡丹亭·驚夢-手捏戲文 圖源吳文化博物館

清末民初,蘇州的泥玩業由於內憂外患逐漸衰敗,虎丘、山塘街、玄妙觀一帶的泥人店隻留下瞭老榮興、老榮泰、金和城、汪春記、吳記、周記、沈萬豐耍貨店等幾傢店。待到20世紀30年代以後,軍閥混戰,日軍侵華,這些店均因無法支撐而紛紛歇業。

直至新中國成立後,蘇州泥塑才慢慢恢復元氣。1958年,蘇州市工藝局花費巨大功夫才找尋到已經年近七十,但已有近四十年未接觸泥塑制作的孔繼順和范寶珠兩位老藝人。為抓緊時間保存這項技藝,工藝局工作人員當即聘請二老到工藝美術研究所進行傳教授藝,捏翻傳統作品,以傳續蘇州泥塑技藝。但未等年輕一代成熟,老藝人卻駕鶴西去,再加之後續社會動蕩,更造就瞭技藝傳承雪上加霜的局面。

到瞭80年代,情況才有所好轉,蘇州創辦瞭“虎丘泥人廠”,捏塑瞭一批戲文泥人,品種多樣,且也向海外市場銷售,但可惜未堅持長久。在此期間,蘇州博物館也曾單獨制作瞭一批泥人和臉譜在館內小賣部銷售,但也因各種原因導致小賣部撤銷而終。而後,蘇州工藝美術學校為傳承泥塑開設瞭雕塑專業,同時補充傳統雕塑及泥人捏塑的課程,本以為能夠培養一批新鮮血液,但可惜的是畢業的學生大都無法繼續堅持。以至到最後,蘇州泥塑的主要制作者,大都是民間的業餘藝人。可以說,蘇州泥塑岌岌可危。

這樣的困境到瞭21世紀得到瞭緩解,由於蘇州泥塑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得到瞭國傢的肯定,政府出臺瞭一系列幫扶政策。2008年,蘇州泥塑被列入第一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刺激瞭人們加入泥塑傳承的隊伍。另外,“蘇州市藝術學校”也被委以重任,成為蘇州泥塑的責任保護單位,承擔著保護與振興蘇州泥塑的責任,從教學培養、產品推廣和創新等方面作出貢獻,以推動蘇州泥塑的傳承。

(當代)朱文茜 和合二仙 圖源《蘇州泥塑的源流、特征及其當代傳承》

縱觀蘇州泥塑的發展歷程,可以概括為始於漢代,成名於唐、宋,興盛於明、清,明末民初漸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遭受重創,八十年代後逐漸復興,歷經坎坷,終得幸存。

2蘇泥風采

蘇州泥塑歷史悠久,在各個時期為瞭貼合不同的社會需求,形成瞭各色的藝術形態,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即大型泥塑和泥塑小品,前者主要指大型神佛塑像,後者則主要包括捏相塑真、虎丘耍雜和戲曲泥人。

神佛塑像,特別是大型神佛塑像,作為蘇州泥塑的集大成者,其技藝歷經瞭唐朝至今的世代傳承發展,形成獨特一格的風格,成品以細膩、傳神、質樸、雅致著稱,像蘇州西園寺內五百羅漢,靈巖山的天冠彌勒像和寒山寺普明寶塔中的佛像等,都是蘇州泥塑大型神佛塑像典型的傳世之作。如若你仔細觀看這些塑像的放置,會發現構思之巧妙實在是妙不可言,每一尊羅漢的擺放都錯落有致,且與背景極好地融合在一起,神態各異,但卻渾然一體,講述著同一個故事。所以一般完成一套完整的神佛塑像,至少得花一兩年。

(宋代)彩繪描金泥質觀音立像 蘇州博物館藏

捏相,也稱為“塑真”、“蘇捏”,即用泥巴塑捏真容。清代顧祿在《桐橋依棹錄》中曾寫道:“塑真俗呼‘捏相’,其法創於唐時楊惠之,前明王氏竹林亦工於塑作。……肢體以香樟木為之,手足皆活動,謂之‘落膝骱’,冬夏衣服,可以隨時更換。”據此可知,捏相藝術是由三部分構成的,泥巴塑捏頭部,木材搭建肢體,佈料和體裁衣,且四肢可活動,四季可換衣。當然,也有“純泥捏相”,即不置身軀,一般是用於佩戴於身上或是擺放在書案上。而在捏相過程中,潘聲煦先生曾說過有一個細節要特別註意,即捏造時要比原物大一些,大概是10:9,究其原因是因為泥巴在晾幹後會收縮,其收縮比例大概就是10%左右,捏大些才能還原出作品的原貌。

(當代)潘聲煦 落膝骱人像 圖源吳文化博物館

耍貨,又稱“土儀”,即泥玩具,也是蘇州泥塑的一種類型。作為一種玩具,品種繁多,形態各異,有花、果、禽、獸、魚蟲、不倒翁、泥美人、泥嬰孩等種類,手工捏制,精美不已。據說還分不同等級,在不同地區出售。泥美人、泥嬰孩及以人物為題的玩具,為頭等泥貨,在虎丘山門以內出售。而泥神、泥佛、泥花、泥果等簡單易制的玩具則為次等泥貨,在山塘街售賣。之所以如此區分,大概是想打造不同地區的特色,以分散客流量,使得各店鋪都有生意可做。而除上述靜態耍貨以外,蘇州匠人們同時也創造出瞭可活動的泥貨玩具,像“貓和老鼠”、“顛頭馬”和“跟鬥童子”等。徐珂在《清稗類鈔》中就曾描繪過“貓和老鼠”是如何活動的,“蘇之虎丘多耍貨店,有人以紙匣一,塑泥貓於蓋,塑泥鼠於中者,匣開則貓退鼠出,匣合則貓前鼠匿,若捕若避,各有機心,兒童爭購之,名‘貓捉老鼠’”,可見此類玩具,巧設機關,頗為有趣,在當時十分受孩童喜愛。

(近代)絹衣戲文《金雁橋》蘇州博物館藏

戲文泥人,又稱“手捏戲文”,是根據戲曲人物制作而成,題材大都取自於昆劇折子戲內容,兩到三人為一臺,以重現經典橋段。其十分小巧,小的隻有二三寸,而大的也不過五六寸。匠人們運用誇張的手法為泥人們塑造神情動態,使其符合人物特色和故事情節,如今蘇州市博物館就藏有以《長坂坡》、《金雁橋》和《楊排風》為主題的“絹衣泥人”,盡管他們靜止不動,但也可以從他們的神情舉止中意會到部分故事內容。而為何以“絹衣泥人”稱之,是因為此種泥人僅頭部和手足是用泥巴捏塑,其餘部分,包括骨架、衣帽、服飾及其他道具都是用木、竹、絹、佈、絲等材料制作,以更貼合舞臺形象。當然,也有通體用泥塑造,並渾身彩繪的“手捏戲文”。

(民國)絹衣泥人《長坂坡》蘇州博物館藏

3殊藝流傳

蘇州泥塑之所以能夠流傳如此之久,當然是與其特殊工藝和手法密切相關。首先就是與其制作材料“泥”有關。而論及泥土,則有有砂土、壤土、黏土、陶土、瓷土之分,在如此多的泥土之中,黏土是最適合的,不僅可塑性強,且黏性極好,容易捏塑成各種形狀,不易分裂。在蘇州當地,就有滋泥和普通黃泥兩種類型的黏土。滋泥在上文中曾提及過,是虎丘最潤的泥土,其黏性和韌性很強,呈現深灰色,黑中帶紫,故也被叫作黑泥或者紫泥。但是現存已經不多,開采難度大,所以匠人們選擇將滋泥和黃泥結合起來,在不同區域使用適合的泥料來制作泥塑。

蘇州泥塑的制作

不過,剛挖出來的泥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必須進行處理。第一步就是要將泥中的石塊、沙礫等清除掉,接著攤開晾曬。待到晾幹之後,把泥塊裝進盛水的容器裡,慢慢攪拌成糊狀,多操作幾天後,清除掉漂浮上來的雜質,讓其充分沉淀,然後把漂幹凈的泥漿倒入另一容器。原容器底部凝結的雜質去除不用,讓幹凈的泥漿再沉淀幾日後,倒掉泥上多餘的水,取出幹凈的泥進行晾曬。等到泥幹濕適中,能夠捏塑成型,即是提取成功。但這樣的泥仍不能直接使用,還得在使用前摻加少許棉花,用棒子錘勻後,增加瞭韌性,才可用來捏塑和印模。當然,如若泥的量特別多的話,也可用攪拌機器代替這一步驟。

防開裂,是蘇州泥塑高超技藝之一。泥塑由於泥的物理特性,極易在幹燥後出現開裂的問題。針對此,蘇州泥塑的師傅們在多年經驗的積累下也有瞭對應的解決辦法。其一,在捏塑作品時,應該註意手法的節奏,準確捏塑,保持泥的幹濕程度,並且在捏合時塗上一些泥漿再合攏,避免泥塑作品因幹濕程度不一而造成幹裂。其二,在泥塑需要彎曲處的弧面外側或上側多塗一些泥漿,避免泥塑因彎曲面上下密度不均而開裂。其三,需要鐵絲、竹簽、木條等輔佐材料作為支架的泥塑作品,支撐物要先蘸一些水再慢慢埋插,同時前後稍稍拉動,使支撐物與塑泥之間留有空隙,避免因收縮系數不同而造成開裂。其四,雖然上述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開裂,但是無法規避天氣幹燥時出現的細小裂紋,彼時可以通過在泥塑作品裂紋處塗上泥漿後糊上一兩層皮紙來解決這一問題。

來自《探索·發現》匠人·匠心(九十六)

防止彩繪脫落和龜裂,也是蘇州泥塑的獨特技藝。預防前者主要是要合理把握塗色上彩的時間,一定要等泥胚幹透後再進行,否則塗上去的顏料不會立馬凝固,導致吸收塑泥水分,造成幹燥後出現粉狀脫落的狀況。防止後者則要註意表層顏料的膠性要略輕於打底白粉,上彩時要均勻調配。

除上述以外,制作蘇州泥塑還需要掌握基本的美學知識,包括人的身體比例和面部比例,而且不止要把握外形,還要拿捏住所塑對象的情緒,使其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當然,形成如此爐火純青的手藝並非一日之功,畢竟蘇州泥塑絕不是模仿藝術,隻追求捏的像,還需有塑泥者本人的藝術創作,才能為作品註入靈魂。

4總 結

蘇州泥塑,曾離蘇州老百姓的生活很近。特別是在虎丘,總有泥塑藝人支攤子進行售賣。他們開始做生意時,往往會“隨機”挑選路人進行塑像,以吸引路人聚眾觀看,進而賣出泥塑。雖然這樣的場景在今天已經很難看到,但是蘇州泥塑依舊在通過學校、博物館、展覽等進行傳播,重新走入大傢的生活。也許你看見隻是一張圖片,聽見的隻是一場講座,但那都是跨越千年的蘇州泥塑藝術。

參考文獻:

1. 王佳編著;周沛然主審:《蘇州泥塑》,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4年。

2. 慈玥劍:《蘇州泥塑的藝術特色與歷史發展》,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3. 王永強:《蘇州泥塑的源流、特征及其當代傳承》,《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年第2期。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