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我國養老機構發展方向及趨勢!

機構養老相較於居傢養老和社區養老而言在我國發展時期較長,隨著近幾年我國老齡化社會的不斷深化,政府養老政策的不斷完善,養老機構在資本和市場的共同推動下,發展出現瞭新的變化。未來養老機構的發展方向走向哪裡,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探討以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時代環境。

一、養老機構服務標準化、規范化發展

近年來,《養老機構醫務室基本標準(試行)》、《養老機構護理站基本標準(試行)》、《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築設計標準》(JGJ450-2018)、《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等標準規范的出臺,均涉及到對健康養老產業各方面的具體規定和要求,表現出政府對健康養老服務業的宏觀調控將越來越註重運作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另外,各地陸續推出瞭養老地方法規,如北京市公佈的《北京市公辦養老機構收費管理暫行辦法》、在2016年開始實施的《江蘇省養老服務條例》等。未來,各級各地政府有望再出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規范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的法規條例。

二、公辦與民營養老機構的定位會更加清晰

從近幾年出臺政策中可以明顯看出,政府從主導行業動向引導市場對行業進行自動調整,從倡導大勢轉向標準化制定,開始逐步退居幕後,將產業競爭留給市場,不再做健康養老產業市場角逐的運動員,而專心做裁判員,制定標準並監督標準的執行。特別值得關註的是,在發展較為快速的機構養老版塊,政府開始進行進一步的重點轉移,公辦養老機構完全承擔兜底責任,而不再參與市場角逐,如北京的第一與第五社會福利院等原中高端公辦養老機構均改為接受高齡、失能或失獨傢庭老人,廣州市老人院則設立失獨專區。公辦養老機構的退出,引導大量老年人群走向民辦養老機構,無疑是將更大市場讓給民營養老機構發展。此外,國務院出臺的《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幹意見》中,明確限定瞭公辦養老機構的價格與服務對象,促進公辦養老服務的改革,為其他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留出更大空間。其次,將政府購買服務列入公益性服務的改革進程中,通過財政支出對公益性養老服務進行支持與調整,同時擴大民辦養老機構價格自主權,促進民辦養老服務業的進一步市場化,未來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的市場前景更加廣闊。

三、小型化、專業化、社區化、連鎖化將成為養老機構發展的主要態勢

從我國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和國際養老機構發展趨勢看,“就地養老”是大勢所趨,近年來不斷加劇的養老機構郊區化態勢,使得老年人脫離原有生活圈,甚至割裂瞭他們與其他年齡層人群的交往,致使養老機構原本的隔離化特征更趨突出。國際上許多國傢的經驗表明,無論是從經營管理和專業化角度,還是從老年人宜居舒適度角度而言,養老機構規模都不是越大越好,床位也不是越多越好,較理想的養老機構規模應在300張床位左右。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老年人對養老服務專業化需求的提高,未來養老機構的小型化、品牌化、連鎖化趨勢將更加明顯。

一是未來的養老機構將盡可能社區化,即依托社區發展養老機構;二是養老服務行業是微利行業,隻有通過規模經濟才能實現盈利,小型化、連鎖化經營是機構獲取市場份額、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因此,未來養老機構小型化、專業化、社區化、連鎖化的趨勢將會更加明顯。

四、服務將更趨親情化、人性化發展,機構建設從指標化到精準化

隨著我國政府對養老服務業的不斷重視、民間力量對養老服務業的不斷介入,以及養老服務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養老機構的發展模式將逐步走向“集約型”,未來養老機構將會更加註重服務的質量,更加註重服務的人性化和親情化發展,通過服務質量占領市場,通過親情化、人性化的服務樹立品牌。由於當前養老機構和床位建設數量仍被納入考核指標,地方政府多鼓勵機構做大做全。很多地方由地方政府主導建設的社會福利中心和養老服務中心,基本由政府劃撥用地,投資多、占地多、機構人員多,有公立醫院入駐,作為“示范性”養老服務機構推出。由於前期投入高,收費也相對較高,脫離瞭普通群眾的接受能力,入住率普遍在30%以下。為此,應糾正“示范性”養老機構檔次越高越好的錯誤認識。

五、養老機構“醫養結合”發展趨勢將更加緊密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醫養結合”服務將成為養老機構發展的主要方向。所謂“醫養結合”,就是將“預防、治療、康復、護理”服務融為一體,“養”和“醫”相輔相成,相互補充。“醫養結合”服務既能滿足入住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又能滿足老年人長期的慢性病管理、康復、服藥等基本醫療需求。“醫養結合”的模式可多種多樣,既可以在養老機構中設置醫務室、衛生所(室),也可以獨立設置康復醫院、護理院,此外還可以和周邊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為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

六、機構養老服務將與居傢、社區養老服務融合發展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身體健康狀況不斷下降。這導致瞭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服務需求內容豐富;二是服務需求在專業化方面不斷遞進;三是服務需求更加註重就近、便捷,更加註重服務的可獲性和可及性。相較於集中居住的養老機構服務,更符合老年人心理和服務需求特點的是在熟悉的社區獲得連續性、綜合性的服務。未來,隨著我國養老服務的快速發展和養老服務網絡的不斷建立和完善,機構、社區和居傢養老服務一體化發展將是必然趨勢。

七、定位於中端市場的養老機構將構成養老服務市場的主要方面

當前我國養老機構的定位呈現“啞鈴型”結構,一方面,高端養老機構吸引瞭各大資本大咖的大規模佈局,比如萬科的隨園、嘉園和怡園,恒大養生谷,泰康人壽的“泰康之傢”等均為定位於高端人群的養老地產和養老公寓;另一方面,政府開辦的公辦養老機構和其他形式的公辦民營、中小型民營養老機構多市場定位較為低端,主要提供一些基本的日常起居服務、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務以及簡單的醫療服務,不能滿足大多數老年人群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年群體多樣化的養老需求。面對我國規模龐大的老年群體,未來定位於中端市場的養老機構將會迎來較大的發展。

我國養老機構在近幾年迎來瞭較快的發展,隨著國傢對居傢養老和社區養老方式的政策支持不斷加強,未來養老機構的將會不斷加強與社區養老、居傢養老的融合發展,養老機構的小型化、品牌化和連鎖化發展趨勢將會越來越明顯。養老服務將會更加註重老年人情感需求,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公辦養老機構與民營養老機構的角色定位會更加清晰,民營養老機構會迎來較快的發展。

來源:人民網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