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去臺灣

大陸去年出瞭首歌叫《2035去臺灣》,二流的作詞,三流的作曲。主旋律填詞,廣場舞調調,五十歲歌手十八線的明星蹦蹦跳跳賣萌,聽不到30秒就會被關掉。沒過多久出瞭童聲版,意境拔高幾個數量級,小朋友們讓這首歌以火箭速度爆紅。

雖然涉及的問題有些大,但做為童謠倒沒有什麼不妥,很多人也隻是把這首歌當調侃,笑笑就算瞭。

然而前幾天國傢發改委和交通部在印發的《國傢公路網規劃》中,把福州至臺北的高速公路寫入該規劃,這一下畫風就完全不同瞭。國傢的雄心和自信,果然比大多數人認為的還要大。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2035年基本實現農村現代化的目標;

國際經濟學傢普遍預測2035年中國經濟總量將超過美國;

五角大樓評估2035年美國將無力阻止北京在大陸以外發起的軍事行動;

為什麼各方不約而同地指向2035,這個數字到底有什麼魔力?

1980年中國GDP是美國的5%,1996年翻一番到10%,2003年又翻一番變成20%,挺過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崛起的步伐加快,2010年的擠掉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GDP達到美國一半,算是中國經濟建設的一個裡程碑。

也踩到瞭美國全面遏制的紅線,順理成章就成瞭200年來,美國要整的第六個老二(前五個老二分別為英國、德國、蘇聯、戰後日本以及歐盟)。

美國對華的笑容由含情脈脈變成瞭猙獰,開始不斷升級遏制與打壓。然而在西方媒體乃至部分中國專傢對中國經濟的唱衰聲中,中國GDP依舊頑強增長,到瞭2018年,達到美國的59%。

逼得商人出身,自詡深諳經營之道的特朗普同志掀桌子不玩全球化瞭,悍然啟動對華貿易戰。

老特這一掀桌子不打緊,2021年中國GDP被掀到瞭美國的74%,甚至超過瞭冷戰時期的蘇聯(蘇聯最巔峰時的1975年也隻有美國的67%)。

美國的心理紅線,已經被中國踩到發黑。

於是全世界包括中國人自己的目光都望向2035。

隻要保持每年4.7%的增長率,中國就會在2035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對動輒望7保6的中國而言,這個正常情況下不太難做到的數字,在可預見的充滿敵意的將來,卻極有可能要經歷幾番殊死搏鬥。

不過美國整垮的前五個老二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在它們最輝煌的時候,其工業制造GDP都不如美國,單個國傢沒超過美國的70%,聯合體歐盟沒超過美國的80%。

而中國的工業制造GDP,早在2010年就已經超過美國,2016年超過美日兩國之和,2018年超過美日德之和。令人絕望的是,這種差距還在不斷加大。如果2035年中國的總GDP真的超過美國,那麼其中的制造業GDP,將是美國的300%,全球的50%。

制造業是工業文明時代國傢力量基礎中的基礎,當美國人沉醉於利用華爾街躺著數錢的時候,十四億中國人像工蟻一樣勤奮,掌握瞭制造業的每一個分支,建立起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聯合國200多個國傢裡,擁有這種能力的隻有20個,所以不要以為地球欣欣向榮,能夠自給自足的國傢不足10%。

40年前中國造不出圓珠筆筆尖上的那顆小鋼球,40年後地球上還有90%的國傢造不出來。

即使是西方引以為傲的高技術項目,中國也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追趕。如果從工業制造能力的角度來看,2035後,地球上將隻有兩個國傢,一個叫中國,一個叫外國。

這才是2035的魔力所在,這種趨勢,哪怕隻是想想,都會讓美國人感到眼前一黑。所以它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扯後腿,讓你病,要你命。美國規劃的手段裡,並沒有排除代理人戰爭這個選項。

因此不要以為中美矛盾是社會制度不同啊,價值觀差異啊,宮保雞丁不好吃啊,或者隨便其他什麼鬼原因,也不要以為中美鬥爭是因為中國人對美國迎合得還不夠,再卑微點,再諂媚點就興許沒事瞭,這樣說的人非蠢即壞。大國競爭,你死我活,求饒沒用,下跪也得死。除非你自殘己身,放棄競爭的資格。

聊到這裡,再回頭看7月12日的《國傢公路網規劃》,就不會再覺得是在開玩笑瞭吧?當年北平得以和平解放,傅作義投降,還不是因為被東野圍成鐵通,戰無可戰,也無路可逃。

若中國真在2035實現瞭十四五規劃,臺獨的處境,恐怕隻會比當年的北平更絕望,2035去臺灣,還真不是隨口唱唱的。臺灣《聯合報》以“大陸又來吃臺灣豆腐?”為題報道瞭此事。

標題莫名地有點喜感。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