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水光肌”面團,竟讓博主刪文棄號,到底怎麼回事?

面團也有“水光肌”?

說到水光肌這個詞,浮現在我腦海的是一種水嘟嘟、清透亮澤又飽滿的狀態,多麼讓人向往啊!但打好的面團呈現“水光肌”——表面看起來閃著一層亮晶晶的水光,也許就無法高興起來瞭喲!因為經驗告訴我們:面團打過瞭!面包又做壞瞭!

之前在小red書上看過一位博主分享自己的打面方法,片子中打好的面團看起來比較軟粘絲滑,很多評論說她打過瞭,打出瞭水光肌(分享是好事,但有些評論過激,博主氣到刪文卸軟件就可惜瞭)。博主的配方水量不到70%,用瞭後加酵母後加水的方法打面,這令我不禁思考起來:看著是水光肌的面團,含水量也不算高,博主說沒有打過頭,但大部分人說是打過頭,難道後加酵母後加水法是罪魁禍首嗎?今天咱們就分析看看。

1面團為何會有“水光肌” // 攪拌不到位 攪拌不到位,沒給面團足夠的時間吸收水分,就會導致一部分的水還遊離在外,看起來水靈靈。下次打面的時候,不妨留心觀察,面團成團,但還沒有與盆壁分離的時候(還沒打到位的時候),是不是看起來濕濕的?而到達完成階段時則不會有這個問題瞭?

// 水分含量過高 面粉性質、周圍環境、面粉存放時長等各種因素都會影響面粉的吸水性,有時候添加的水分過高,超出瞭面粉的承受能力,就會導致面團看起來非常濕粘。這種情況下不但看起來有水光,面團質地也會非常癱軟。

// 攪拌過度 雖然比起攪拌不足,攪拌過度的情況少很多,但依然需要小心。面團揉好瞭,如果繼續不停攪拌,水分又會從麩質網絡中分離出來,很抽象不明白?

舉個例子,自制涼皮、洗過面筋的有沒有 ‍♀️沒做過估計也刷到過視頻吧:不斷揉搓,可以將面團裡的水分擠出來,最後就隻剩下面筋瞭。如果面團攪拌時間很長、怎麼攪拌都覺得水分不能融合,就是攪拌過頭瞭。除瞭水分釋出,攪拌過頭的面團還會失去彈性,變得流動性很強,並且極其容易斷裂。

// 溫度過低 這個因素跟前幾個相比更為次要,但在實際操作中確實也會碰到。例如冬天做面包,或者采用瞭冷藏發酵中的情況下,面團溫度特別低,表面就容易凝結一層水霧。這層水霧不是來自面團自身,而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而成。面團溫度過低不僅會導致表面出現水光,也會影響質地、發酵等各方面,因此揉面的時候一定要註意控制溫度,過高過低都不好哦。

總結一下:面團攪拌的過程,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面粉水合的過程。各種材料初步混合,均勻地分佈,面粉內的淀粉以及蛋白質,開始吸收水分,分子結構隨之變化,面筋就開始形成瞭。隨著時間延長,水合作用持續進行,加上外力的作用,面筋網絡變得密集結實。各種食材都互相融合,面筋建立完整,那才是面團該有的樣子。有結塊,或者有液體浮在表面,都不是特別理想的狀態。2什麼是後加水?後加水,不是把配方的水分次加入,而是在基礎配方中額外加入的水,加入的時機是:攪打後期、面團面筋充分形成,有7-8成面筋,是為瞭達到更高的含水量以及特殊口感,再進行一次加水的動作。加入量需要根據面團狀態調整,未必要全部加入。(比如本身是含水量68%的配方,加入後加水後,成品實際含水量會高於68%)。後加水多數運用在高含水量的面包中,例如法棍,洛代夫,恰巴塔等。並不是所有面團都需要或者適用!比如牛奶吐司,或者甜面團,本身已經打得很完美瞭,後加水也許就是畫蛇添足,成果反而不盡人意。

後加水的操作也需要一點技巧,要緩慢加入,最好使用帶導流口的量杯,保持水流呈一條細線緩慢倒入面團(機器同時攪拌面團)。若水加得太快或者太多,面團難以吸收水分,就會呈現“水光肌”的模樣。有時候可以通過繼續攪拌,幫助面團吸水,但攪拌時間延長,也會有面溫過高、攪拌過度等風險,一旦出現這類情況,就很難救回來瞭。總結一下“水光肌面團是不是打過瞭?”、“後加水法是不是罪魁禍首?”,我覺得主要看兩點:1、後加水法適用於這個面團嗎?2、後加水的操作是否得當?小red書的那位博主,她分享的後加酵母方法特別適合夏天,可以預防揉面過程中面團提前發酵而造成失敗。同時為瞭讓酵母能夠及時融化,平均分佈在後期形成瞭面筋的面團中,她同時加入瞭一些冰塊(等同後加水瞭)一起攪拌,那這一點點的水,難以或者來不及融入面筋網絡中,所以遊離在面團表面,視覺上面團有點水淋淋,跟打過頭的面團比較相似(實際應該不是)。判斷面團是否打過瞭,比起用眼,不妨用手拉一下面團,看抻出來的面筋膜是否結實更來得準確。下面是我根據那位博主後加酵母後加水的方法,打出來的面團(配方含水量65%,後加水10g):1、攪打完成後,表面是帶一點水光。

2、拉出的薄膜,面筋網絡不紊亂,結實、手指戳不會輕易爛。

3、真正打過頭的面團,有水光,用手觸摸的時候,感覺已經不是面團瞭,而是一團“面膏”,超級容易拉出薄膜,但不結實,很容易就被戳出破洞瞭。

各位小夥伴對“水光肌”面團還有什麼看法或者疑問?歡迎留言分享,我們一起探討!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