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年羅馬帝國(東部)野戰軍—邊防軍配屬

本文由

@清廉正直乃夫鷹

撰寫,本帶魚僅代其轉發。

scholares(本意一群人,此處為宮廷禦林軍)

comitatenses(野戰軍)

palatini(中央軍)

limitanei(邊防軍)

禦林軍(兵冊人數3500人)

伊蘇利亞伯爵指揮官(兵冊人數1000人)

中央軍:

第一中央軍(駐新羅馬,兵冊人數22500人)

第二中央軍(駐新羅馬,兵冊人數23400人)

野戰軍/邊防軍:

伊利裡亞野戰軍伯爵(駐瑟瑞姆,兵冊人數16500人)

下屬邊防軍:

第一麥西亞邊防軍公爵(兵冊人數6250人)

達契亞.裡帕西斯邊防軍公爵(兵冊人數8000人)

色雷斯野戰軍伯爵(駐馬其頓波利斯,兵冊人數27300人)

下屬邊防軍:

第二麥西亞邊防軍公爵(兵冊人數7750人)

西徐亞邊防軍公爵(兵冊人數8000人)

東方野戰軍伯爵(駐安條克,兵冊人數19500人)

下屬邊防軍:

敘利亞邊防軍公爵(兵冊人數4500人)

美索不達米亞邊防軍公爵(兵冊人數3750人)

腓尼基邊防軍公爵(兵冊人數7600人)

巴勒斯坦邊防軍公爵(兵冊人數7750人)

阿拉比亞邊防軍公爵(兵冊人數5750人)

奧斯瑞恩邊防軍公爵(兵冊人數4250人)

亞美尼亞邊防軍公爵(兵冊人數7250人)[後在查士丁尼時期組建亞美尼亞野戰軍]

埃及伯爵(駐亞歷山大港,兵冊人數15500人)[埃及雖設伯爵但是始終並未真正建野戰軍]

下屬邊防軍:

利比亞邊防軍公爵(兵冊人數12500人)

底比斯邊防軍公爵(兵冊人數不詳)

君士坦丁大帝將全國軍隊劃分為野戰軍和邊防軍,邊防部隊依然由邊防長官dux(公爵)負責,野戰軍由coms(伯爵)負責。不過不得不承認,君士坦丁大帝改革初期,軍政雖然開始分離但是還不完善,最高軍事長官(大將軍)依然存在,使得軍事權力依然還是過於集中,軍隊在設法獲得政經資源後依然有能力發動大規模的叛亂。

迪奧多西進一步優化瞭原君士坦丁體制,包括野戰軍-邊防軍體系,迪奧多西皇帝登基後,又取消瞭東部的最高軍事長官,指揮權被交給瞭兩個新設職務步兵軍事長官magister peditum和騎兵軍事長官magister equitum,軍隊的後勤軍需以及管理則成為瞭大區長官與聖庫伯爵們的職責,帝國中央軍直接駐紮首都旁邊。

君士坦丁軍改後羅馬軍隊組織也隨機發生改變,舊時代的“軍團”體制被拋棄,原“軍團”(其實我並不想用縮小弱化這一詞,因為野戰軍/邊防軍的步兵軍團跟舊軍團兩者承擔的戰術任務完全不同)被徹底拆分,而新的野戰軍則由數個數十個1000-1500人的野戰軍步兵軍團,以及數個或者十數個500人左右的vexillationes(騎兵團級單位)組成,重裝騎兵被稱呼為(cataphractarii和clibanarii)而邊防軍步兵軍團規模則是250-500人左右,但是他們均是分散駐紮在各自防區內的要塞堡壘據點之內,因此筆者認為limatanei legions應當是作為一個後勤與協調單位而存在。

邊防軍雖然都是固定分散駐紮各國境線要塞據點以及城市內,但是依然大量得與野戰軍一起共同作戰,尤裡安遠征波斯時期,大量的邊防軍被抽調出他們的駐地,前往東方隨野戰軍一起行動。而迪奧多西進一步精化軍隊體制的時候也在邊防軍內部建立瞭機動邊防軍(準野戰軍)單位,以應對中小規模入侵騷擾。

不過不得不說的是,羅馬海軍當時乃至更早的共和國以及元首時代,都未真正獨立成軍,海軍作為陸軍的附庸而存在,帝國艦隊分散在各個大區的軍事港口之內,首當地大區軍事長官的調遣。

中央軍由禦林軍scholai palatinai,駐首都由步騎兵統帥率領的兩隻中央野戰軍,以及首都城防軍numeroi,首都衛戍艦隊basilikon ploimon組成

晚期古典時代的帝國艦隊

在消滅托勒密王朝之後,羅馬海軍不再有用武之地,處於長期衰落狀態,君士坦丁在西部稱帝之後,羅馬海軍開始重新發展。君士坦丁在內戰中多次動用海軍。據記載,在

324

年君士坦丁與李錫尼的決戰中,為瞭切斷李錫尼軍隊的退路,君士坦丁出動瞭200艘三十槳帆船(triakontoroi,即共有30個槳的戰船,單排槳,一側15槳),而對君士坦丁善用海軍早有準備的李錫尼則動用瞭350艘傳統的三列槳戰船(trireme),但是傳統的三層槳戰船敗給瞭輕便而快速的三十槳帆船。這種由君士坦丁時期首先啟用的快船便是日後德羅蒙(dromon)的始祖。

德羅蒙最早記載出現在阿納斯塔修斯皇帝在位時期,508年,阿納斯塔修斯皇帝派100

艘德羅蒙進攻東哥特王國。隨後,德羅蒙成為帝國艦隊的標準戰艦。

5-7世紀的德羅蒙在君士坦丁時期的三十槳帆船基礎上做瞭一定的改進,船隻加大,一長

30-32米,小槳換大槳,共裝有25對50支槳,每支兩名槳手劃動(古典時代的戰船均為一人一槳,雖然現在對三層槳戰船的槳手安排仍有爭議,這裡沿用傳統說法),共100名槳手。此外,它采用瞭全甲板式結構、有別於古典時代戰船的半甲板式,以更好的保護槳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