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的作者的故事比小說還精彩!

1900年是世紀之交,這一年的世界進入瞭維多利亞時代的晚期,國際形勢從發展繁榮走向瞭劍拔弩張的氣氛。不過在地球的一端,美利堅合眾國成為瞭世界第一強國,經濟的繁榮帶來瞭市民生活的高度進步,尤其是在美國的南部地區,經濟生活尤其活躍,進而帶來女性地位的空前提升。比如美國第一位女性百萬富翁莎拉沃克就活躍在這個時代,並締造瞭自己的商業傳奇。可以說這個時期,女人的地位和覺醒在美國發展的最為顯著。一些中產階級傢庭的女主人大都是這種女權運動尤其是女性參政運動的支持者。女人想要什麼?開始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力量,開始改變和影響這個世界,一些有個性的女性也因此登上歷史舞臺。

這一年有一位名叫瑪麗伊薩貝拉的女士,正在傢裡和母親安妮斯蒂文森女士討論育兒的事情。

“親愛的媽媽,這是我生的第三個孩子,你就不用再教育我怎麼生孩子瞭吧”。伊莎貝拉此前已經生育瞭兩個兒子,這一次她又懷孕瞭。她一邊整理著女性參政議政運動的稿子,一邊撫摸著自己的大肚子,頗為不滿老母親對自己的嘀咕。自己一貫要強,恨不得擺脫母親的控制,但是母親在父親死後,居然搬到瞭自己傢旁邊,而自己也隻能繼續接受這個老太婆指手畫腳。

“孩子,我都生瞭12個孩子瞭,你是老七,我生你的時候……”安妮女士爭辯道,試圖證明自己在這件事情更有話語權。伊莎貝拉是她的第七個孩子,而她四年前去世的先生史蒂文森先生是著名鐵路公司 Gate City Street Railroad 的創始人。安妮女士不是不知道女兒煩自己,但是她這一生早已為兒女透支瞭一切。

安妮女士脾氣雖然粗暴,且控制欲極強,但是卻非常有遠見,她在兒女的教育上花費瞭大量的錢財,讓他們在北方接受瞭良好的教育。不過也讓他們明白作為愛爾蘭裔美國人其實在當時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情,這給這些子女後來的成長帶來瞭不少不良影響。以至於他們都羞於提及自己有一個愛爾蘭裔的父親。安妮很難過,但是她不知道,伊莎貝拉內心深處有兩個結,一個是她和丈夫尤金先生的長子和自己的父親是同一年去世的,以至於他們兩口子至今還未從失去親人的痛苦中走出來,另一個則是伊莎貝拉一直希望致力於女性投票權運動,她不希望生育影響自己在亞特蘭大地區女權運動中的領導地位。所以,她煩躁是有原因的。

而她的先生尤金米切爾先生,則和她一樣匆忙,他來自一個蘇格蘭移民傢庭,到他這一代已經是第四代瞭。他傢裡也有12個兄弟,他是老大,作為長兄,他是傢族的表率,他通過刻苦學習,從佐治亞法學院畢業,取得瞭律師資格,因為人才難得,嶽父把才華橫溢的七女兒嫁給瞭他,他正在為傢族財富的積累持續努力著。對老婆百依百順的尤金先生,自然非常開明地接受瞭老婆的政治主張,以至於伊莎貝拉才是傢庭真正的發言人和決策者。不過這個傢庭是很成功的,沒有出現托爾斯泰所說的,富有但不幸福的怪圈。主要是因為兩口子都是積極的社會活動分子,對人類的不平等有著不可遏制的同情,而賺錢恰好是這項追求的結果。

到瞭這一年的11月8日(天蠍座),瑪麗伊莎貝拉女士生下瞭一個女孩。孩子的外婆安妮斯蒂文森女士提議給她起名瑪格麗特。並強烈要求由她幫忙照顧這個嬰孩,伊莎貝拉當然很不客氣地拒絕瞭,於是在尤金先生的調停下,丈母娘和女兒取得瞭各自一半的照顧權。

於是瑪格麗特的培養變的非常有意思,晚上她主要和媽媽在一起,不過由於三歲時的一次事故——她不小心在壁爐旁邊爬行時,把長頭發點燃瞭,並且燒傷瞭自己,導致心疼自己的瑪格麗特從此隻肯給她剪男孩子的發型,在今天看來有點保護過度,當時卻為她形成男孩子的膽大直接的性格起到瞭關鍵作用。

而到瞭白天,外婆則會把南方小姐的那些往事講給她聽,而她的童年也基本上是和馬匹一起度過的,活的像個牛仔。就像小時候,男孩子沉迷於遊戲和超級瑪麗一樣,瑪格麗特沉迷於騎馬,她很多時候一連整個下午都在騎馬,樂不思蜀的狀態。這種銳意灑脫的任性性格,伴隨著她的一生。而每到夕陽西下,她就會纏著外婆給她講美國內戰時期的故事,那種田園詩的生活,給瞭瑪格麗特最深的夢,雖然從未體驗過,但是在瑪格麗特的心中,總有一個這樣的天堂,這是一個她再也到不瞭的地方,卻讓她魂牽夢繞,甚至不惜為它的殘酷去辯護。

由於伊莎貝拉很快當選為亞特蘭大婦女協會的理事長,並接下瞭一堆title,什麼佐治亞洲媽媽協會的女主席之類的title。瑪格麗特得以很早就和一班女權主義者熟絡起來,經常是媽媽在舞臺上呼籲大傢給女人投票權,而她在臺下做親友團,和比她年長的男男女女互動,她很快便大方勇敢起來。不過,媽媽的繁忙,也很快讓她失去瞭女性玩伴,她隻能和哥哥,還有自己的小馬玩在一起。哥哥甚至把她當成假小子,還給她起瞭一個男孩的名字“jimmy”,這種狀態一直到14歲。

於是,由於傢庭管教的嚴格,瑪格麗特變的比較叛逆。不過伊莎貝拉的女權意識,又讓她在理智上變的更像一個獨立女性。因此瑪格麗特很小就像男孩子一樣自由自在的玩耍和學習,隻要她不幹涉大人的事情的話,就不會有人限制她,因而不用像別的女孩子那樣被嚴格約束和壓抑,進而變的非常獨立。另外良好的傢庭教育和個性培養,瑪格麗特很小就能寫出漂亮的文章,不過意志力的訓練較差,經常管不住自己,因此導致經常自信不足,半途而廢。但是這些問題在很多年後,終歸會解決的,隻是時間還沒到。

這種自由放縱的生活,很快就結束瞭,不久尤金先生決定搬傢瞭。他帶著12歲的瑪格麗特,舉傢遷到瞭亞特蘭大市區更北的地段。因為這一年,尤金先生當選為亞特蘭大教育理事會的理事長,廢止瞭持續瞭上百年的教育體系內的體罰制度,這個制度的廢止有著深遠的影響,以至於很多年後,誰再提出在教育體系裡搞體罰,都會被視為反動。

時間到瞭1914年,尤金先生覺得是時候讓女兒進學校接受教育瞭,當時社會上的流行做法,就是讓女兒進入當時非常時髦的女校接受教育,兩口子為瑪格麗特選擇的是亞特蘭大的Washington Seminary ,他們還是希望女兒離自己近一點。而自己的兒子很爭氣地考上瞭哈佛,攻讀文學方向,尤金先生想想兒子想做作傢也不錯,而女兒嘛,既然選擇瞭女校,就讓她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吧。

讀書期間的瑪格麗特

瑪格麗特在學員的戲劇社特別活躍,她扮演過莎士比亞戲劇中的多個角色,其中《仲夏夜之夢》中的 Nick Bottom,是她的最愛。很快英文老師佩斯利女士積極鼓勵她自己創作,她從寫短章開始,用很短的文字,就能把一處處場景寫的妙趣橫生。在歡樂和喜悅中,瑪格麗特愉快地完成瞭四年學業。

哥哥在1917年順利畢業瞭,他選擇參軍,給自己的老爹發瞭一份電報,意思是說自己準備去“阻止在歐洲發生的殘酷戰爭”,中二少年的強烈要求,是父母親無法抗拒的,伊莎貝拉帶著女兒去瞭紐約去和兒子見上一面,並且在紐約問瑪格麗特,你這輩子打算怎麼生活。伊莎貝拉一心希望女兒能去大學完成學業,靠自己的腦子,而不是男人活著。

“孩子,我當然希望你嫁給有錢人,但是我更希望你能自己賺到錢!”

然而,瑪格麗特卻有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她討厭大學教育,她認為大學女生簡直是毀滅國傢的幫兇,叛逆的瑪格麗特故意和母親對著來。另一方面,她有一個自己的小九九。1917年,她迎來瞭人生的兩個重要的人,一個是哥哥的哈佛校友,克利福德少校,他當時率領自己的部隊駐守在亞特蘭大,即將遷往歐洲參戰,這哥們很快讓瑪格麗特神魂顛倒,確實很帥(請自行參考《飄》,對艾希禮的描寫),瑪格麗特很快就和他訂瞭婚,克利福德發誓打完一戰,臨走前給瞭瑪格麗特一枚訂婚戒指,說戰爭一結束就回來娶她。不過另一個男人就傷心瞭,他叫厄普肖。他在1917年在一個舞會上認識瞭瑪格麗特,不過名花有主的瑪格麗特對他毫無興趣。不過他們的緣分沒有完,厄普肖由於比瑪格麗特年輕幾個月,參軍無資格,一氣之下考瞭美國海軍學院(和西點軍校齊名,隻不過西點以培養陸軍士官為主)。瑪格麗特搞不懂男人為什麼那麼在意榮譽,他的哥哥是這樣,父親是這樣,母親也願意為瞭女人的尊嚴拼命,而現在自己的愛人也踏上瞭去歐洲的征途。

克利福德很快到達瞭法國,在前線的槍林彈雨中,他是否思念著瑪格麗特,這就不得而知瞭,他不能寫信,就寫下瞭一首詩,歌頌軍人對使命的尊重,夾在日記中。然而很不幸,三天後,在德法交界的黑森林中,他為瞭保護部下不幸中彈受傷,接著被德國的飛機擊中致死。法國和美國都把他視為英雄,紛紛給他頒發瞭勛章。他也用生命證明瞭自己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此後,他的遺物被帶回美國。瑪格麗特悲痛欲絕,和朋友寫信說自己不會再愛瞭。她自己恐怕也想不到,她即將恢復常態,一個全新的瑪格麗特即將誕生。

瑪格麗特最終沒有忤逆母親的堅持,她在母親的安排下,選擇瞭當時在母親看來最好的女子大學——斯密斯學院。不過瑪格麗特在這裡讀書期間並不怎麼努力,作為紐飄的一員,她的生活豐富多彩,不過她應該會成為一個精神病學方面的醫生吧,她是這麼想像著。至少在西班牙流感奪走她母親的生命前是這樣的。結果到瞭1919年,她趕回傢中的時候,母親伊莎貝拉死於西班牙流感,她沒有見到母親最後一面,悲痛欲絕的心情在後來的《飄》中有所體現。此後,她再也無心學習,在讀完大一後,她毅然退學瞭。

不過沒有瞭母親的幹預和管治,瑪格麗特開始變成她自己。她一方面開始向媒體刊物投稿,一副文藝傷心女青年的印象開始樹立,另一方面,她開始成瞭社交圈裡的爭議人物。當時,美國沒有現在這樣開放自由,她組織瞭一個舞會,尺度很大,在這個舞會上,參加舞會的人,要一邊跳舞,一邊與異性接吻。畢竟自己老爹是教育部門的高官,上流社會顯然被這種行為震驚到瞭。而且,由於非常有魅力,傢世背景又特別好,瑪格麗特這姐們就開始密集訂婚,她最狠的時候和五個男生保持者訂婚關系,理由就是她不忍心失去任何一個。以至於晚年的時候,她一直說這是她人生最快意的時光,因為可以肆無忌憚地調情。結合她青春期在女校度過的時光,還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她真的長得不漂亮,隻有1米54的身高,和費雯麗完全不是一個人啊。真心懷疑當年的影評人是這麼吹牛的,恬不知恥地說“瑪格麗特根據自己年輕時的形象選擇瞭費雯麗”。

厄普肖確實長的很帥,又多金,實在搞不明白這兩個人怎麼搞在一起的,請看他們的結婚照,筆者專門登陸亞特蘭大瑪格麗特博物館的官網才copy到的。

瑪格麗特是左邊開始數的第六個人,中間最高最帥的男士就是厄普肖。我實在看不出來,他怎麼就成惡棍瞭?至於這兩個人配不配得上,你們自己來判斷。至於左邊第二個,就是我們情聖約翰馬什先生。

筆者不是要對女人做道德審判,我的態度恰恰相反,全天下的人都是一樣的,和身份,成就無關。我為什麼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為瞭美化瑪格麗特,不惜把馬上要登場的厄普肖黑成惡棍,並被收錄到瞭百度詞條,我無法忍受這種扭曲歷史的做法,我一直反對,單純以道德標準去評價歷史人物,尤其是這兩個人是夫妻關系,兩口子吵架說的話能信嗎?

到瞭1922年,瑪格麗特這一年又一次面臨著情感選擇,也有一點玩累瞭。這一年,她因為文章寫得好,得以和兩個男人產生瞭情感交集。一個是前文提到的17歲就愛上她的厄普肖,厄兄長瞭一頭紅頭發,因而被稱為“red”,這和《亂世佳人》中的白瑞德同音,更有意思的是這哥們讀書不行,隻能退學,和從西點退學的白瑞德一樣,不過這種人要不是傻逼,要不就是怪才,這哥們其實是一個天生創業狂,他選擇瞭自主創業,靠賣酒發瞭財。由於海軍專業的關系,而被稱為“船長”(白瑞德就是船長)。加上當時的創業者桀驁不馴的獨特思維方式,再加上因為海軍一般身材都很好,加上這紅頭發,在社交場合,很討女人喜歡,令人印象深刻。創業成功後,他又再次回到瑪格麗特的身邊,並展開瞭曠日持久的攻勢。

瑪格麗特在采訪

而另一個男人叫約翰馬什,是瑪格麗特合作的媒體的編輯,他比瑪格麗特大5歲,情商很高,瑪格麗特在結婚前就說他是自己的靈魂伴侶,最好的朋友。更有意思的是,他在瑪格麗特出嫁前,就愛上瞭她,並鼓勵她做記者。這哥們居然是厄普肖在創業早期時候的室友,算是非常鐵的朋友,最牛逼的是厄普肖後來和瑪格麗特結婚,這哥們是伴男。

這年年底,在傢人的反對聲中,瑪格麗特最終選擇瞭“red”,結果這哥們居然沒有買房,住在瞭嶽父姐,接下來各種作死開始瞭。瑪格麗特感情豐富,舊情人不少,身邊還有一個約翰馬什日久生情。兩口子自然每天吵架,加上船員生活酗酒是很正常的,瑪格麗特在和厄普肖生活瞭三個月後,義無反顧地鬧起瞭離婚,厄普肖一氣之下離傢出走,並且再也沒回來(不過有另外的版本,說他不斷回來找瑪格麗特,試圖挽回她,但是被拒絕,不知道是真是假)。瑪格麗特並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報社的生活中,她對所有的朋友(尤其是母親的那些女權組織的姐們們)說厄普肖的酗酒和壞脾氣,反倒是厄普肖至死也未接受過任何采訪和討論。到瞭1924年,終於答應和約翰馬什在一起的瑪格麗特,托約翰馬什去和厄普肖談判,希望厄普肖簽署離婚協議,這樣他才能和瑪格麗特結婚瞭。厄普肖看著自己昔日的好朋友,伴男,最後娶走瞭自己的愛人,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心情,最終他提出約翰馬什給自己一筆補償金,另外,瑪格麗特保證不再通過文字控訴厄普肖。

到瞭1925年,約翰馬什和瑪格麗特結婚瞭,為瞭買房,約翰馬什辭掉瞭自己深愛的編輯工作,跳槽去瞭一傢廣告公司,因為是二婚的關系,尤金先生也沒有反對,那時候沒有按揭,約翰基本上耗盡瞭自己全部的積蓄,在亞特蘭大買瞭一套房(全世界的大齡男青年的指望都在房子上瞭,悲哀啊)。不過,瑪格麗特確實是天才,她和約翰是亦師亦友的關系,在約翰的幫助和指引下,她終於獨立,很快成為瞭亞特蘭大最出色的女記者,她的妙筆生花簡直有如神助,她厭倦瞭過去浮華的小姐生活,開始密集接觸各種社會底層的普通百姓,比如為瞭寫好建築工人的生活,她不惜把自己吊在樓頂,長達兩周重復觀察他們的生活……

雖然窮,兩個人過的確實很溫暖。不過約翰自己都搞不清楚,瑪格麗特是否愛他,因為到死,瑪格麗特一直沒有改夫姓,不過這不重要,畢竟每天醒來,身邊的人就在自己身邊。約翰也不敢要求瑪格麗特為自己做什麼?瑪格麗特至死也沒有為他生育一男半女。畢竟自己每天因為瑪格麗特,人生有瞭新的意義。

約翰馬什傾傢蕩產買的房

到瞭1926年,這一次瑪格麗特生病瞭,正在廣告公司加班的約翰馬什急匆匆地趕回傢,他忙著換湯換藥,兩夫妻因此有時間聊聊自己的童年生活,當聽到瑪格麗特聊到自己童年從外婆那裡聽來的故事後,約翰馬什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體裁,強烈建議瑪格麗特開始動手寫一部描寫她夢裡的南方的故事。於是,神奇的事情發生瞭, 瑪格麗特是一個記者,並沒有接受過完整的文學訓練,她的寫作七零八落,寫好就往褲兜裡放,晚上忙完工作的約翰馬什就會負責編輯這些碎片一般的文字。就這樣,整整十年過去瞭(歷史上沒有任何記錄,這十年發生瞭什麼,其實我非常感興趣,我很想知道瑪格麗特真的完全投身於事業,他們之間有沒有七年之癢之類的東西?隻知道這十年,約翰馬什瘋狂地賺錢養傢,而瑪格麗特全職寫作)。他們的婚姻就這樣走過瞭十年,約翰馬什犧牲掉瞭幾乎所有的一切,去賭瞭一把。而他的身體在這十年也是每況愈下,到後期則幹脆下肢癱瘓。到瞭1936年,《飄》最終定稿,在出版商的幫助下,這部小說得以出版。

亂世佳人出版時的瑪格麗特米切爾

當時按照美國出版屆的標準,一本書能賣出17000冊就是暢銷書瞭,但是這本《飄》第二年就印刷瞭一百萬冊,尤其是它的思想是比較反動,且同情南方的,但是大傢仍然忍不住去關註小說中人物的命運和生活。很快這部小說又被搬上瞭大屏幕,成為電影史上第一部彩色電影,直到今天這部片子的觀賞價值都是驚人的。

不過有趣的是,電影成功後,人們開始好奇瑪格麗特的人生,因為小說中幾乎所有的人物都有原型,所有人都在思考白瑞德和厄普肖,思考瑪格麗特的個人情感,她的成名和富有幾乎是一夜之間的事情,不過很遺憾,此後的很多年,她再也寫不出東西瞭,後人評價說,她把自己愛的激情全部給瞭這部作品。她把細水長流,留給瞭約翰馬什,把愛與恨給瞭厄普肖,把永恒的思念留給瞭克利福德……其實,人生挺無奈的。

不過,她的故事還沒有完,1949年,厄普肖車禍致死的消息傳來,已經多年未見的瑪格麗特憂心忡忡地把自己關瞭整整一天,幾個月後,她和先生約翰馬什在看完電影後,被一位酒駕的出租司機撞死。一個酗酒的男人毀掉瞭她的第一段婚姻,另一個酗酒的男人毀掉瞭她的生命。

寫到這裡我都不知道為什麼要寫這篇稿子,忍不住多提文中這張照片真的非常珍貴,我看到的時候,也震驚瞭,我覺得愛情最終還是兩個合適的人的故事,厄普肖和瑪格麗特本以為是臭味相投,結果發現,彼此都在猜忌,最後越來越遠。他們兩個努力拼死要在一起,但是彼此對對方都極度不放心,無論是瑪格麗特,還是厄普肖對對方其實都是沒有安全感的。

中國有句狠話,叫情深不壽,大概意思就是說這種炙熱的感情,往往最後的結果都不太好。就是因為太過於投入,到最後彼此的心靈和靈魂的深度又達不到那樣的深度,光有彼此擁有的欲望和沖動,卻沒有擁有另一個人的氣量和勇氣,最終被現實壓垮。當愛情進入這種狀態,雙方就會彼此算計和計較,也開始感受到不合適所帶來的不舒適感。

很多年輕的感情,或是兩個同樣優秀的人之間的感情問題,往往都是這種情況,比誰都真,比誰都要強,比誰都不能接受瑕疵,比誰都不服輸。凡事都想的太美好,卻不知道利害也是愛情的一部分,當然今天大傢更希望把這一切稱之為現實問題。

瑪格麗特能和約翰馬什過一生,要不就是真愛,要不就是不愛。這兩種情況都可以和一個人過一生。

不過祝福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