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濟南人,你對齊煙九點瞭解多少?

“齊煙九點”,語源來自唐詩人李賀的《夢天》詩:“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遙望齊州九點煙, 一泓海水杯中瀉。”李賀詩原意齊州是指中國,古代中國分為九州。詩人想象到天上回望中國九州,像似九點煙塵漂浮在大海裡,而大海也不過杯水而已。

濟南正好在唐代稱為齊州, 葉圭書借用來說登山到此向北所望到的景致。這裡的“齊煙九點”是指在千佛山上看到的濟南北部擁抱城區的十七八座小山,這些小山均錯落其間地矗立在濟南小清河兩岸。“九”這個數詞,在古代既是實指數,也是泛指數,就像“七十二”一樣。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齊煙九點”指的就是匡山、粟山、(北)馬鞍山、藥山、標山、鳳凰山、鵲山、華山和臥牛山共九座山頭,順序是從西到東依次排列。即使是實指九座山頭,各時期人們所指也不同,如清朝郝植恭在《遊匡山記》中就與常人所述不同:“自鵲、華而外,如歷山、鮑山、崛山、粟山、藥山、標山、匡山之屬,蜿蜒起伏,如兒孫環列,所謂‘齊州九點煙’也”。這些山頭,或綠秀峻拔,或碧如屏風,或巍然盤陀,或嵐煙繚繞。青翠的山峰,山勢各異,雲霧潤蒸,縹縹緲緲,如清水芙蓉、如鳳凰展翅、如鳥雀飛翔、如青牛伏臥……像是齊煙九點一般,很是形象,甚有詩意。

一、華山

在濟南市郊東北部,位於黃河以南,小清河以北。古時稱“華不(fū夫)註”,為歷史名山。蓋其名取自於《詩經·小雅·常棣》,其詩曰:“常(棠)棣之華,鄂不??”。“華”即“花”,“鄂不”即“萼跗”,謂之花蒂。山名“華不註”,意為此山如花跗註於水中。華山風景區是濟南唯一一個有山有水有泉的風景區。

二、鵲山

在黃河北岸,與濼口碼頭斜相對。相傳昔日每年七八月間,烏鵲飛翔,佈滿山巔;又相傳先秦名醫扁鵲曾在這裡煉丹,死後葬此,故名“鵲山”。

三、藥山

藥山,因生產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石頭而得名。《齊乘》載:“藥山,出陽起石,極佳”。除此之外,山上還盛產半夏、遠志、千頭菊、菌陳、柴胡、生地等多種藥材。古書記載,藥山曾是我國古代醫聖先師扁鵲的采藥地。

藥山山峰眾多,因其有大小九個山峰,山勢險峻,怪石嶙峋,九峰並列,如同形態各異的蓮花,又名“九頂蓮花山”,俗稱“小九峰”。

四、粟山

在城郊西北,較小,喻為“粟”。土層甚厚,花木豐茂,青青蔥蔥。上有真武廟,大殿坐北朝南,端莊古樸,並有偏殿相配。外圍院墻,山門面南,內有松柏、石碣,古意甚濃。可由曲徑登至山頂,遠眺四周景色。

五、匡山

匡山是齊煙九點中最西邊的一座山,因“山石方隅,皆如筐形”而得名。後因“筐”字不雅,遂改為“匡”。昔日,滿山皆松柏,於山下望去,蔚然深秀,蒼翠可愛。山之東麓立有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石碑,上有“唐謫仙青蓮先生越千裡到茲肄業”之句。

六、臥牛山

又名九裡山,在城郊東北部,形似臥牛。作為“齊煙九點”之一的臥牛山,曾因為過度開采滿目瘡痍。如今經過整治,變身“地質公園”。

七、北馬鞍山

位於城區北部,形似馬鞍。因城南亦有馬鞍山,故又名北馬鞍山。因山巔兩個山頭呈圓形,連在一起,一大一小,又名“日月輪”山。這裡亦曾為古戰場。齊晉“鞍之戰”就發生在這裡。《左傳·成公二年》載:“六月……師陳於鞍,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註。”清人任宏遠《鞍山》詩曰:“齊晉相將戰鼓驚,隻疑一笑一傾城。不堪極望華不註,唯有回車澗草生。”如今,山上土層很厚,樹木茂密,濃蔭蔽日。

八、標山

元代著名散曲作傢張養浩撰寫的《標山記》,更使此山提升瞭名氣。“綽然亭西三四裡,有雙山曰標。各廣四十畝,童無樹林。東西並峙,皆青石疊佇,勢陂陀可步而上。按《輿圖經》無其名,蓋土人以旁無他山,惟此若標可望,故以名之。其居東者,上有洞如屋,可避風雨。

九、鳳凰山

與標山相臨,東為“鳳凰”,西為“標”。昔日樹少,山石疊矗,勢雖陂陀,但易登攀。山上有洞,如屋,可避風雨,元泰定元年(1324年)三月,張養浩即偕同賓客,於洞中出觴更酌,詠古人閑適之詩。如今山上已經綠化,周圍景色也佳。

赞(0)